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研机构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09-01 09:09 阅读量: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魏坚教授任所长,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3名(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5人,外籍教师1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3人,均为博士),兼职研究员8名。目前(截至2013年11月)已毕业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1名,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9名;现有在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5名,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37名。

    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成立以来,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研学术、对外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一、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博物馆是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一,不仅能为考古学专业授课和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同时还是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为了征集文物藏品和筹借展品,魏坚教授带领部分师生,先后多次奔赴内蒙古、新疆、山东和安徽等地,通过多种途径,征集到出土文物、古代文书和古钱币等约4万件。2007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70年之际, “北国春秋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陈列”正式开展,该陈列获得京城文博界同行的交口称誉。

    博物馆成立后,魏坚教授兼任副馆长,使得考古学科的发展和博物馆教学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藏品,也因收藏胡适、陈独秀等近代名人书信和常人家书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收藏特色。这些藏品,为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和相关学科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平台。

二、改革历史学院本科教学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资源,从2006年开始,为历史学院本科生开设了“田野考古与历史研究”课程,并将田野考古实习列为专业必修课。为此,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先后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签订了共建“考古实习基地”的协议。2006年10月在河北保定徐水东黑山、2007 2008年在邯郸磁县双庙村、2009 2011年在北京的延庆和通县、2012 2013年在辽宁锦州金宝岭等地,已经连续9次,每年开展为期四周的本科田野考古实习。考古实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养,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收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校内外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考古实习基地的建立,则为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在全国高校中,中国人民大学是唯一为全体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开展田野考古实习的高校。开展田野考古实习,在历史学院教学工作中是具有创举性的一笔,这不但是考古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深化,对历史学本科教学的改革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三、培养人才方面努力探索

    针对专业自身特点,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成员依托自身的师资优势和研究专长,在培养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方面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教学手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全国高校中较具影响力的考古人才培养摇篮。

1、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思路

    课堂上,研究所任教老师将自己多年来进行田野考古实践的知识积累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配以大量精美照片,做成形象生动的电子化教学演示文稿,使生涩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课上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后还常有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

    同时,研究所先后派多名考古学专业的研究生到西北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以及北京、内蒙古、新疆、上海等地方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地参加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与资料整理工作。这些实践,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也锻炼了他们做人、做事方面的能力。

2、探索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增“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生,以培养文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人才。两年来,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通过认真研究、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博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在师资配置上,实行“双导师制”,即每位学生由一位校内教师和一位校外特聘教师(由来自博物馆、考古所等文博领域的专家担任)共同指导;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着重对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实物教学、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课堂授课与实习相结合,每个学生实习时间不少于4个月;毕业论文类型以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为主。

3、推动学生交流访学

    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积极为学生创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如选派研究生到其他高校、地方考古所等兄弟单位的考古工地参加发掘;选派研究生参加其他高校、研究机构举办的学术会议或论坛;推荐或带领学生到其他高校进行访学交流。这些举措不仅使学生扩大了学术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加强了同行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

    2008年秋,硕士研究生何京赴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访学交流;2009年秋博士生张文静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鹿谷岩画中心访学交流;2009 2010年,硕士生杨思赴韩国访学交流;2011年初,硕士生王琳玮赴台湾逢甲大学访学交流。2010年11月,应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邀请,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师生赴南京考察、调研,受到了南京文博界的热情欢迎。2012年4月29 5月6日,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考古学术交流团师生一行10人在魏坚教授带领下,赴台与国立勤益科技大学人文创意学院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四、科研学术成果斐然

    自成立以来,立足于自身在中国北方地区考古研究方向上的特色,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始终把握前沿课题,及时掌握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占领学术制高点,注意吸收借鉴兄弟单位的相关成果,大力整合资源,承担了30余项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国内外瞩目的学术成果。基础研究之外,多年来本所主动参与南水北调、西部开发等国家基本建设工程中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先后与北京、河北、湖北、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的兄弟单位合作,实际主持和参与的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达20余项;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后,又成功从国家文物局申请到辽宁凌海金宝岭遗址和河北卢龙蔡家坟遗址两项田野考古主动发掘项目。

    这些项目注重开展田野调查与发掘,研究侧重以新材料、新思路来解决重大学术问题,产出了具有国际学术影响的成果,提升了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的学术水平,使得科研特色更加突出,在北方民族考古领域已经成长为中国考古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并通过吸纳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与重大课题的实施,为相关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此外,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还将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地方博物馆建设(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蒙元石刻艺术博物馆)等提供决策咨询和学术支持,为社会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如2007年“东北亚考古学学术信息网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中国·乌珠穆沁边疆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中国•东北亚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东北亚古代聚落与城市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界中获得积极反响,成为专家学者沟通信息、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另外,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还积极推动举办以学生为主的学术论坛。2008年,研究所主办了历史学院首届研究生“北方民族考古论坛”,此后每年举办一次,不但在学院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而且为考古学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的平台,在全国高校中获得广泛的认可。2011年以来,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牵头,先后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合作,连续三年主办“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该论坛目前已经成为在京高校和专业研究部门师生交流学习、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通过多种途径,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交流访问,并举办学术讲座。如故宫博物馆张忠培教授,吉林大学林澐教授,日本龙谷大学的徐光辉教授,北海道大学加藤博文教授,新泻大学白石典之教授,奈良女子大学相马秀广教授,台湾学者席慕容女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孙志新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教授,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林梅村教授、齐东方教授,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徐光冀研究员、王巍研究员、唐际根研究员,文物出版社葛承雍总编辑,中国古脊椎与古动物所高星研究员等学者来访并发表精彩演讲。这些讲座不仅极大扩大了所内师生的学术视野,而且也推动了本所与相关科研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起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和牢固的学术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