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世界史学科 > 正文

徐晓旭

发布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5-12-01 19:12 阅读量:


 

 

徐晓旭,男,1971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研究领域为希腊罗马史、世界古代史。

 

教育、学术和工作经历

 

1989年9月—1993年7月,河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本科

1993年7月—1995年9月,河北承德博加特经济技术发展总公司,职员

1995年9月—1998年7月,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硕士

1998年9月—2001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所,希腊拉丁古典学,博士

2001年9月—2003年7月,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博士后研究

2002年7—9月,法国拉罗歇尔欧洲中心、蒙彼利埃地中海法语学校、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路易·谢和耐中心(原“古代社会比较研究中心”),进修法语和专业访学

2002年5月-2014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

2002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9年6月,晋升为教授

2011年6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2010年1月—2011年1月,德国弗赖堡大学古代史系,访问学者

2014年11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2008—2013年,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2013—2018年,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8—2023年,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23年起,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22年起,总会副理事长

 

证书


2011年,获希腊驻华大使馆颁发的“对传播希腊文化做出的贡献”证书

2016—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青年学者

2017—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2016年,教育部“马工程”世界古代史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证书

2017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世界古代史、希腊史、罗马史

硕士生课程:拉丁语基础、古希腊语基础、拉丁语阅读、古希腊语阅读

博士生课程: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世界史主文献研读

 

主要研究兴趣

 

古代希腊人的族群认同

希腊化文化与丝绸之路

青铜时代克里特文字

 

学术成果

 

论文:

 

1.《荷马史诗中的葡萄酒》,《中国第二届世界古代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1998年增刊)

2. “Review of Justin: Epitome of Philippic History of Pompeius Trogus, Vol. 11-12: Alexander the Great by Yardley and Heckel”,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15 (2000), pp. 113-118

3.《庞培·特罗古斯的〈腓利史〉和查士丁的〈腓利史概要〉》,《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与王敦书合撰,第一作者)

4.《对〈奥克叙伦考斯出土的希腊史〉中一则史料用法的商榷》,《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

5.《论古代希腊的自耕农》,《世界历史》2002年第5期

6. “Review of Medusa: Solving the Mystery of the Gorgon, by Stephen R. Wilk”,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17 (2002), pp. 139-143

7.《都是罗马人》,《文景》2003年第3期

8.《古希腊人的“民族”概念》,《世界民族》2004年第2期

9.《古希腊语与古希腊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0.《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48-163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06年第11期转载

11.《评〈荷马社会研究〉》,《世界历史》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07年第7期转载

12.《古代希腊宗教:一项“长时段”的考察》,《古代文明》2007年第4期

13. “Greek identity in Macedonian imperialism: The cases of Philip II and Alexander the Great”, i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 (Japan) (ed.), The Proceedings of Japan-Korea-China Symposium 2007. City, State and Empire: The Ancient Mediterranean World from East Asian Viewpoints, Tokyo: Meiji University, 2007, pp. 56-66

14.《古代希腊民族认同中的各别主义与泛希腊主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1期转载;论点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5期摘编

15.《古代希腊城邦的形成》,《史学集刊》2008年第3期

16.《马其顿帝国主义中的希腊认同》,《世界历史》2008年第4期,第24-3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08年第11期转载

17. „Хеленскиот идентитет во контекст на македонскиот империjализам“(《马其顿帝国主义中的希腊认同》的马其顿语译文,由Igor Radev译),Ziva Antika (Antiquité Vivante) 62 (2012), pp. 89 -110

18. “Barbarian Ancestors of Greeks and Greek Ancestors of Barbarians: The Case of Perseus and Perses”, Politics and Society (Special Issues of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Vol. 1 No. 2 (2013), pp. 174-184

19.《泛希腊崇拜与古代希腊民族认同》,《史林》2013年第6期,第页(与蔡丽娟合撰,第二作者)

20.《古代中国和希腊族群祖先谱系研究方法述评》,《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3期,第73-8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4年第12期3-13页转载

21.《“夏后氏之苗裔”:匈奴祖源神话及其创造的历史情境》,《世界历史评论》第1卷第1号(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2-56页

22.《希腊人和蛮族人:一对不断被修改的画像》,《历史研究》2014年第6期,第36-42页

23.《文化选择与希腊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80-20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5年第6期3-18页转载

24.《古希腊语的史前史》,《古典学评论》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第44-62页

25.《古代希腊人族群认同的形成》,《外国问题研究》2017年第1期,第67-74页

26.《古代希腊人的族群话语》,《古代文明》2017年第2期,第13-29页

27.《古希腊人世界观的自我超越》,《光明日报(理论版)》2017年10月9日

28.《泛阿卡狄亚神祇崇拜》,《古代文明》2018年第2期,第20-29页(与齐虹合撰,第二作者)

29.《希腊化时代马其顿人的身份认同》,《郑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第105-112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8年第8期第12-22页全文转载; 论点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0期“论点摘要”(第153页)收录。

30.《阿卡狄亚的“双城记”:古典时代的曼提尼亚与泰该亚》,《史学集刊》2018年第3期(与齐虹合撰,第二作者)

31.《古希腊语小史》,《新世界史》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7-92页

32.《历史语言学、考古学与希腊人种族起源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第36-49页;《世界历史文摘》201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319-342页全文转载

33.《创造蛮族:古代希腊人建构他者新探》,《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第116-127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第112-113页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9年第5期第1-14页全文转载

34.《波斯人的希腊祖先:跨越族群边界的名祖神话》,《历史研究》2019年第2期,第111-133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19年第10期第3-21页全文转载

35.《奥林匹亚赛会设立“希腊人的裁判”年代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第153-169页

36.《名祖神话体现古希腊人自身认同》,《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20日

37.《论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卡狄乌斯的“托孤”》(与徐进伟合撰),《史学集刊》2020年第5期,第111-119页

38.《罗马和平下不同文化的相遇》,《光明日报(理论版)》2020年9月21日

39.《“条条大道通罗马”:交通信息的展示与视觉化的帝国》,《光明日报(理论版)》2021年9月27日

40.《丝绸之路与希腊化城市》,《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1期,第113-126页;论点被《世界历史文摘》2024年“论点摘编”收录

41.《“大宛”和“大夏”:张骞带回的两个希腊族称》,《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第6期,第138-147页;论点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6期“论点摘编”(第165页)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论点摘要”(第155页)收录

42.《“希腊化四方”:重新认识希腊化》,《光明日报(理论版)》2024年2月19日

43.《哈德良巡视与罗马帝国西部边疆的治理》,《古代文明》2024年第1期,第13-22页(与许礼捷合撰)

44.《奥西里斯的远征:跨文化神话与托勒密埃及的认同政治》,《武汉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第110-117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2024年第5期第3-10页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5期第89-90页转摘。

45. 《马克思主义与日本古希腊罗马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56-67页(与董海涛合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2024年第11期第46-55页全文转载。

46. 《20世纪以来西方罗马政治史和经济史研究模式的转换与竞争》,《史学集刊》2024年第5期,第119-130页(与吉嘉洁合撰)

47.《巴林岛上的κυβερνήτης:甘英遇见的“安息西界船人”》,《澎湃新闻》2024年11月12日

 

专著:

 

1.《腓利二世:霸权与泛希腊主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世界历史,第14册: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与刘健、胡玉娟、刘欣如、王希合著,负责其中的希腊民族与宗教部分)

3.《新世界史》第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与王大庆联合主编)

4.《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第二卷 从亚历山大里亚到撒马尔罕——希腊化城市与丝绸之路》,北京:中华书局,2024年((执行)主编,其他主编杨巨平、皮埃尔·勒里什)

 

译作:

 

1.《神王时代》,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与王海利、国洪更合译)

《全球通史2:神王时代》,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上书再版)

2. Roland Etienne和Françoise Etienne:《古代希腊:考古发现之旅》(La Grèce antique. Archéologie d’une découverte),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弗朗索瓦·阿尔托格:《西方的独特性:论历史思想的古代史》(François Hartog, “The peculiarity of the West: Toward an archaeology of historical thinking”),载《历史与当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89页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希腊人与蛮族人”(07CSS001),已结项,被评为优秀,专著待出版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剑桥古代史》、《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翻译工程”(10&ZD112)第12卷子项目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全集译注”(15ZDB087)子项目“奥维德爱情诗译注”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15ZDB059)子项目“希腊化城市与丝路重镇”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18ZDA172)子项目“世界古代各文明起源比较”

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古希腊语史诗《女英雄谱》残篇译注与研究(批准号21VJXG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