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清代政治史
办公室:418
电子信箱:wenpeng1029@126.com
(一)个人简介
刘文鹏,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史研究》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清代驿站史研究》首席专家。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秘书组组长。先后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大规划项目、“校地合作”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边疆民族史,已出版专著6部,主编论文集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24)、教学标兵(2024)、先进工作者(2025)等称号。
(二)教育经历
1995年,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三)研究成果
著作
11、《新编中国邮政通史》第三卷“元明清时期”,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10、《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近代的初曙”部分,4万余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9、《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8、《百年清史研究史•政治史卷》,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7、《问清:他们的清朝》,独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
6、《清代驿站考》,独著,人民出版社,2017出版,2019第二次印刷。
5、《盛世背后:乾隆时代的伪稿案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2014。
4、《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合作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
3、《清代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2、《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李鸿章外交之道》(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
2025
64、《重骑射还是重火器?——清代南苑大阅的历史意义透视》,《清华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
63、《清代大一统视野下的州县驿站财政》,《史学集刊》2025年第1期。
2024
62、《词臣久任:清中期中枢权力格局特点探析(1735—1861)》,刘文鹏、杨菊丽,《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2期。
61、《论清代的历史地位》,《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新华文摘》202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023
60、《总兵何以镇疆——清代镇远镇演变述论》,刘文鹏;轩望帆,《军事历史》,2023年第4期(2023-07-28)。
59、《军机大臣议复机制与清朝国家政治体制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第108-128页。
58《是“象征性权威”,还是国家主权再构建?——对<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关西藏历史书写的思考》,《清史研究》2023年第2期(2023-3-15)第1-13页。
57、《明清之际驿站财政制度的变革》,刘文鹏;屈成,《新华文摘》2023年第3期全文转载(2023-2-5),第67-69页。
56、《“新清史”学者“反汉化论”的偏谬》,刘文鹏;黄灏,《历史评论》,2023第2期。
55、《“殖民主义”概念的起源及其演变——兼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关系》,《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1期(2023-1-28)第100-112页。
54、《玉泉龙脉 昆明颐和》,《前线》2023年第1期(2023-1-5)第87-89页。
2022
53、《清代驿站财政机制的形成与演变》,《光明日报》2022年12月26日理论版。
52、《“黄金之路”考辨——近代以来嫩漠路的沿革》,刘文鹏; 李伯禹,《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6期(2022-11-27)
51、《清代雍正朝军机处满文议复档的形态特点与主要功能》,《档案学通讯》2022年第6期(2022-11-18),第87-95页。
50、《明清之际驿站财政制度的变革》,刘文鹏;屈成,《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2022-10-05)。
49、《清代平定台湾始末》,刘文鹏;彭学敬,《秘书工作》,2022年第11期,(2022-11-10)。
48、《清朝监察制度的特点与弊病》,《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7期,(2022-04-01)。
2021
47、《从避暑山庄谈“康乾盛世”》,刘文鹏、李翔宇,《秘书工作》,2021年第10期(2021-10-10)。
46、《军机处、藩部驻防与18世纪清朝的国家构建》,《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4期(2021年4月),第149-160页。
45、《2019年清史研究综述》,刘文鹏、逄勃,《清史研究》2021年第1期(2021-01-15)。
2020
44、《驿站体系与清代远距离国家治理的有效实现》,《光明日报》2020年1月13日理论版。
43、《赛尔乌苏地理位置考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2020-01-15),第161-167页。
42、《直接督办,定期稽查》,《北京日报》2020年6月15日,理论版。
41、《一篇为肢解中国而“构建历史”的奇文:—评罗友枝<再观清朝: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历史评论》2020第3期。
40、《南海子从辽金到明清的政治角色》,《中国社会科学报》史学版2020年10月19日。
2019
39、《有界与无边:马光明案与乾隆时期天下观念之再探讨》,《全球史评论》第17辑,2019年第二卷。
38、《清代中期词臣久任中枢现象探析:以董邦达、董诰父子为中心》,史庭荣主编《董邦达、董诰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
2018
37、《“天开皇清”:计六奇的历史书写与政治认同》,第一作者,《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21期论点摘编。
36、《理藩院体制是清朝藩部管理的重心吗:谈新清史“满洲殖民主义论”的史实错误》,《北京日报》2018年10月8日理论版。
35、《清代的邸报制度与政治谣言》,《清史研究集》第九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34、《清末民初“国家构建”问题再阐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018-09-05)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17
33、《论全球史观下的满洲殖民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32、《回到国家构建—对清代历史研究中帝国主义路径的再分析》,《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
31、《<满洲实录>中清太祖朝史事四则考论——兼论满汉文史料在清史研究中的运用》,王科杰;刘文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2016
30、《彭家屏案与雍乾党争》,《清史研究》2016年第1期第8-16页。
29、《内陆亚洲视野下的新清史研究》,《历史研究》2016年第4期,第144-159页。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期)、《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 明清史》(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8、《军机处与18世纪清朝的国家构建》,见杨念群主编《澹澹清川:戴逸教授九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64-88页。
2015
27、《清代地方集团性贪腐案频发镜鉴》,《人民论坛》,2015年第2期,(2015.2.20)。
26、《从甘肃冒赈案看清代集团性腐败的猖獗》,《中国人大》,2015年第9期(2015-05-01)。
25、《如何正确认识“新清史”与“内陆亚洲”》,中国社会科学报“史学版”,2015.5.13。
24、《铁帽子王:清代宗室王爵世袭罔替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史学版”,2015.6.10。
2014
23、《官民冲突视野下的乾隆南巡》,《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7期,第81-84页。
22、《清代南疆的“办事大臣“制度》,《国家治理周刊》,2014.9.21,第40-48页。
21、《康雍乾读书与治国》,《学习时报》2014.1.6,第6版。
20、《清代南疆办事大臣职权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2期,第81-89页。
2012
19、《论清代商业网络传播与国家的社会控—以乾隆时期的伪孙嘉淦奏稿案为中心》,《清史研究》2012年第1期,第22-31页。
2011
18、《1679年京师大地震》,《紫禁城》2011年第1期,第41-42页。
17、《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7.10)
16、《“彭家屏案”:并非单纯的文字狱》, 《中国文化报》2011年12月22日。
2010
15、《在政治与学术之间——20世纪以来的“康乾盛世”研究》,《学术界》,2010年第7期(7月15日)。
14、《从内亚到江南——评张勉治<马背上的王朝>》,载《清代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1679年京师大地震与康熙朝政权建设》,《清史参考》 2010-08-09。
2009
12、《清朝的满族特色——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清史研究》2009年第4期。
11、《清代边疆驿传与帝国安全》,《清史镜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5月。
2007
10、《清代提塘考》,《清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87-91页。
2004
9、《明末清初驿传差役制度的变革》,《中国地方志》 2004年第6期。
2003
8、《今天为什么要纂修大型清史》,《中华读书报》 2003-02-12,《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7、《清代驿传体系的近代转型》,《清史研究》 2003年第4期。
6、《论清代东北驿站功能的发展》,《吉林师范学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
2002
5、《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述论》,《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论清代皇帝的补偿性政治控制》,《学术界》,2002年第3期。
2001
3、《史学传统的新运用:评<清史编年>》,《清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论清代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
1999
1、《从<四友斋丛说>看何良俊的经世思想》,《明史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9 。
(四)承担项目
17、西华师大蜀道研究院重大项目“明清蜀道驿站体系研究”(SDYJA240201)主持人。
16、教育部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清代军机处议复档研究”(22JJD770059)子课题负责人。
15、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清史稿》新校注”首席专家(批准号22XNLG15)。
14、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历史经验研究专题委托项目“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关系、宗教关系及宗教治理”主持人。(20@WTH016,已结项)
13、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重大项目“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南海子历史档案整理研究”“北京南海子文化挖掘与推广”系列首席专家,2018-2022。已完成。
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清代驿站史研究”(19ZDA207 2019)首席专家。
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机处与晚清国家治理”(18BZS109 2018)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10、“颐和园藏与海外所见乾隆宫廷玉器特展及比较研究”项目(2018)主持人,已完成。
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满汉关系视野下的清代国家治理” (18JJD770003 2016)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与文化”(2014)子课题主持人。(已结项)
7、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清代驿站与驿传体系研究”(2013),已结项。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史地图集”,参与专题图绘制(已完成)。
5、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项目“清代驿站与驿传体系研究”项目主持人(13XNJ022,已结项)。
4、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清史·通纪第四卷》审改专家(已完成)。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息控制与清代政治”(04CZS004 2004)主持人(2004.5-2007.5)。(已结项)
2、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清代东北的交通与边政”主持人(2003.12-2006.12) 。(已结项)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康乾盛世研究”子项目“‘康乾盛世’学术史回顾”主持人(2003-2006)。(已结项)
(五)教学课程
1、主讲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历史政治实验班”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
2、主讲 “明清史研究”“明清政治制度史研究”等研究生基础课,
3、主持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博士生“研究指导课”。
返回教师列表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