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史、金融史、量化历史、数字人文、发展学
办公室:人文楼315
电子信箱:zhan.lin@ruc.edu.cn
(一) 个人简介
林展,湖南省长沙县人。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清史研究》杂志编委、副主编;《量化历史研究》共同主编;香港大学量化历史研究中心Fellow。专著《高利贷的逻辑》获第十届金融图书“金羊奖”。合作论文获 2018 年孙冶方经济学最佳论文奖。
(二) 教育经历
2009 年 9 月至 2014 年 7 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理论经济学硕士、博士 (提前攻博)。期间赴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访学一年。
2003 年 9 月至 2007 年 7 月: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系,法学学士。
(三) 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1、 Chen, Zhiwu, Zhan Lin, and Kaixiang Peng,“Rise of the south: How Arab‐led maritime trade transformed China, 671–1371 CE,” Asia‐Pacific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 65, No.1, 2025, pp.3-38.
2、 陈志武、林展:《量化历史研究拓展对中国长期发展史的认知》,《广东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收入《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3期。)
3、 Chen, Zhiwu, Zhan Lin, and Xiaoming Zhang,“Hedging desperation: How kinship networks reduced cannibalism in historic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Vol. 52, No. 2, 2024, pp.361-382.
4、 朱悦、林展:《史学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双向互动——以大语言模型为例》,《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3期。
5、 林展:《近代乡村土地、收入与消费不平等的综合考察——以满铁调查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24 年第 6 期)
6、 林展、何睿伊、韩吉予:《量化历史与社会网络分析:原理与应用》,《装饰》2024年第3期。
7、 林展:“风险应对力——清代经济史研究的新视角”,《清史研究》2022年第6期。(收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23年第 1 期,《经济学文摘》2023年第1期,《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
8、 林展、彭凯翔:“风险规避、交易成本与租佃合约的选择——基于“满铁”调查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6期。(收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23年第 2 期)
9、 林展、陈志武:“量化历史与新史学——量化历史研究的步骤和作为新史学的价值”, 《史学理论研究》2021 年第 1 期。 (收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1 年第 5 期,《社会科学文摘》2021 年第 4 期。)
10、 林展:“量化历史与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2021年第1期。
11、 彭凯翔、林展:“从例的修订看清代治理模式: 以《大清律例》《会典事例》为主的 分析”,《清史研究》2020年第6期。
12、 林展:“社会资本与民国时期的农户借贷——基于伪满洲国调查的分析”,《求索》2019 年第3期。 (收入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9年第4期)
13、 林展、云妍:“‘不可露出宽裕之像’:财产合法性与清代官员家产结构”,《北京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4、 陈志武、何石军、林展、彭凯翔:“清代妻妾价格研究——传统社会里女性如何被当作避险资产? ”,《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 18卷第1期。
15、 云妍、陈志武、林展:“清代官绅家庭资产结构一般特征初探——以抄产档案为中心的研究”,《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
16、 龙登高、乔士容、林展:“解放初国有企业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天航档案中天津与上海数据的比较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 4 期。 (收入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7年第6期)
17、 林展:“新世纪中国的史料整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光明日报》史学理论版,2016年4月 6日。
18、 林展、陈志武、彭凯翔:“乾隆中期和道光中后期的债务命案研究”,《清史研究》2016年第2 期。
19、 林展、陈志武:“土地抵押权与发展农村金融—基于历史交易合约的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15 年第 8 期。
20、 林展、陈志武:“阶级身份、互联性交易、季节性与民间借贷:基于民国时期北方 农村家计调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年第 5 期。 (收入人大复印资料 《经济史》2016 年第 1 期)
21、 陈志武、林展、彭凯翔:“民间金融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经济研究》 2014 年第 9 期。 (收入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4 年第 6 期)
22、 龙登高、林展、彭波:“典与清代地权交易体系”,《中国社会科学》 2013 第 5 期。 (获 2018 年孙冶方经济学最佳论文奖)
论文集论文
1、 Zhiwu Chen, Senhao Hu, Zhan Lin, “War and Demand for Technology: How Unification Disincentivized Innovations in Historical China”, in Zhiwu Chen, Cameron Campbell, and Debin Ma eds., Quantitative History of China: State Capacity,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 Springer, 2025, forthcoming.
2、 Zhiwu Chen, Senhao Hu, Zhan Lin, “War and Demand for Technology: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rom Early China, in Zhiwu Chen, Cameron Campbell, and Debin Ma eds., Quantitative History of China: State Capacity,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 Springer, 2025, forthcoming.
3、 Zhiwu Chen, Zhan Lin, “A Quantitative History of Regicide in China, in Zhiwu Chen, Cameron Campbell, and Debin Ma eds., Quantitative History of China: State Capacity,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 Springer, 2025, forthcoming.
4、 陈志武、林展:“如何更好地量化?——量化方法与新史学”,《新史学》第1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5、 陈志武、林展、彭凯翔:“清代命盗重案的统计特征初探——基于10.6万案件记载 的分析”,《新史学》第1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著作
1、 林展:《高利贷的逻辑: 清代民国民间借贷中的市场机制》,科学出版社,2021年5 月。 (获得第十届金融图书“金羊奖”;入围新京报 2021年度阅读推荐榜)
2、 云妍、陈志武、林展:《官绅的荷包:清代精英家庭财富结构研究》,中信出版社, 2019年。
3、 陈志武、林展、马德斌、龙登高主编:《新史学》第十二卷 (量化史学专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4、 云妍、陈志武、林展:《物值几何:清代抄产档案中的价格资料与数据》,商务印书馆,2025年。(即将出版)
(四) 承担项目
1、 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研究资助局卓越研究计划,联合首席专家(编号:AoE/B-704/22-R;项目名称:量化历史研究:追寻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源;资助金额:6,732万港元;项目统筹人:香港大学陈志武教授)。
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债务命案研究”,2019年,主持,在研。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合约选择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1930-1945)”,2015年,主持,已结项。
(五) 教学课程
本科生:中国经济史、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发展学、中华文明史
研究生: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