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庆生,1969年生,江西新干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民间信仰、礼制和历史文献学。
论文
《两宋政府与印刷术关系初探》,《文史》,2001年第3辑。
《宋代的车驾临奠》,《台大历史学报》第33期,2004年6月。
《宋人的正祀、淫祀观》,《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
《经典的重新解释:从合法性到有效性——宋人对神灵越界现象的回应》,《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2辑。
《宋代祠神信仰传播研究――以五通为例》,《华学》第8辑,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论宋代的打击淫祀与文明的推广》,《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宋代民间信仰文献--祠山事要指掌集》,《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6期。
《唐宋时期五服制度入令过程试探――以<丧葬令>所附<丧服年月>为中心》,《唐研究》第14卷,2008年12月。
《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对近年来宋代民间信仰研究的思考》,《江汉论坛》,2009年第3期。
《成为正神――宋元时期张王信仰中的官民互动》,《宋史研究论文集(2008)》,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代民间信仰中庙貌问题的初步考察》(《江汉论坛》,2012年第8期。
《陈旅文集版本考》,《文献》,2014年第6期。
《明清时期山海关的姜女庙与孟姜女传说——以朝鲜燕行文献的记载为中心》,《求是学刊》,2017年第3期。
《陈抟太一宫记考》,《文史》,2019年第2辑。
《从天子出钱到不费公帑——唐宋以来广德祠山庙修建模式之演变》,《重庆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1期。
《皇帝在庙——朱元璋题祠山御诗的传说与演化》,《史林》,2023年第4期。
著作
《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韩明士著,皮庆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皮庆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中国近世民间信仰》(宋元明卷),王见川、皮庆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教材
参与《资治通鉴二十讲》(刘后滨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黄爱平主编)、《中国历史文选》(李晓菊主编),《人大课堂:名家的16堂历史课》(皮庆生编)等教材的编写。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