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台湾师范大学吴翎君教授做客人大史学讲堂

发布者:转自:历史学系 发布时间:2019-11-29 08:11 阅读量:
     10月30日下午3点,人大史学讲堂第80讲在人文楼三层会议室准时开讲。本期史学讲堂的主讲人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吴翎君教授,历史学院杨雨青教授任主持兼评议人。周施廷副教授等十余位本院师生参与本次史学讲堂活动。

 
    吴翎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到冷战时代的中美关系史。她曾任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富布莱特学者。她的主要著作有《美国与中国政治,1917-1928  以南北分裂政局为中心的探讨》,《晚清中国朝野对美国的认识》,《美国大企业与近代中国的国际化》等。吴教授近期在研课题为“美国在华商会与中美工程师协会及其跨国流动”,即将出版专著《中国与美国  企业、技术与关系网》。

 
    吴翎君教授本次演讲的题目为“国际史和跨国史研究的新视域  以近代中美关系为例”。她认为从“国家关系史”到“国际史”体现出了近二十年来外交史领域的学术路径切换和转型。在美国外交史的学术传统中,战争、冲突和霸权等现实主义史观曾是主流,呈现出基本以美国为中心的历史论述。但美国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即有领军学者米歇尔·亨特(Michael Hunt)等率先在国际关系史领域喊出将外交史扩大为“国际史”的主张。欧美学界也掀起了一股全球史的风潮,强调超越民族国家疆界的跨国史视角。国际史是一种全方位的历史研究法,它超越了传统外交史,侧重多层次对话,并以整个国际体系为参照系;跨国史则是一种对地方的,国家的,帝国的和世界的历史之间互动影响的关注,是超越国界的联系网络的反映。其探求的是不同国家和社会之间互联互通的纽带。吴教授在讲座最后总结,国际史和跨国史的书写必须同时借助于多国文献档案,其中档案的数字化将为研究带来巨大的便利;近代以来美国对中国在经济、技术和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研究上的空白;跨国史或国际史则为传统政治外交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评议与答疑环节,杨雨青教授以“五点感想”概括并拓展了吴翎君教授对外交史研究路径转型等问题的阐释。在座的本院师生亦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吴教授进行探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讲座结束后,吴翎君教授与前来参与本期史学讲堂活动的师生合影留念。



图 曹大浩
文 温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