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7-02 15:07 阅读量: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编辑部于6月30日在京举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历史研究》主编李国强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历史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路育松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陈理编审,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治安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罗文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张太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蒋重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黄纯艳教授等先后发言。与会学者围绕“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两个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根基”、“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李国强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是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指路明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李国强指出,“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李国强最后强调,历史学工作者理应承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使命,从作好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史学阐释、深入探究“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科学揭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等方面,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历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与会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国文化特性、中华文明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不仅表现在基本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国家治理模式几千年来的一以贯之,还表现在承载中华文明的文字未曾中断、典籍文献始终绵延不断等方面。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的“大一统”,是凝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民族,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在应时处变、开放包容中得到发展进步,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与其广大深厚的农业基础相关,追求秩序、稳定内敛、爱好和平的文化性格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与会学者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在这一前提下,两者才有可能进入相互“结合”的逻辑进程。“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是“两个结合”的实践产物。



与会学者一致表示,在新的起点上,当代历史研究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系统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揭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