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分论坛八 “多元文明历程与全球文明发展”在京举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10-22 15:10 阅读量:

图片

10月18日至20日,“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10月19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联合承办的平行分论坛八“多元文明历程与全球文明发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聚合厅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出席分论坛并致辞。

图片

青格勒图向与会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他指出,世界历史上大多数文明的勃发兴盛都受益于交流互鉴,衰颓、消散基本上都受害于侵略纷争。中华文明始终向往天下大同的美丽世界,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理想文明秩序,在古今、中外两个维度展开时空对话,在中西互鉴的过程中促进文明交流。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全球文明的有效途径,期待诸位专家通过在本次论坛的深入交流与探讨,贡献真知灼见、凝聚更多共识,形成更多合作成果,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分论坛第一时段“‘两个结合’与文明和谐发展”主题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主持,日本一桥大学荣誉教授平子友长,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清华大学杨金海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海青教授,德国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林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谢地坤,澳大利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薄国强教授做主题发言。

图片

平子友长以“马克思论资本主义全球化”为主题,阐述了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全球体系的观点贯穿了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辩证看待现代文明,既强调现代文明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以往全部历史中创造的生产力总和,又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矛盾,反对将欧洲资本主义的胜利和扩张看作是人类历史走向文明的必然步骤。晚年马克思肯定了亚细亚共同体的文明价值,并构想了现代文明的转型。

图片

杨金海以“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世界和谐”为主题,从全球发展实际出发深刻反思资本主义文明的若干问题,探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具有的文化资源,高度肯定了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重义轻利”“以人为本”“民惟邦本” “公平正义”“天下为公”等理念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将是人类走向大同世界的过渡形式,是当今世界人类合作发展的新形态。

图片

李海青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点思考”为主题,从理论逻辑、结合要素和成效标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他强调,传统文化包含了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因子,但不经马克思主义改造的中华传统文化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两个结合”是以马克思主义统摄中华传统文化。当前既要坚持“两个结合”,又要学习西方文明长处、正视几百年来现代化的文明成果。他认为,“两个结合”的评判标准体现在是否有利于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是否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图片

谢林德以“‘天下文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文明观念探究”为主题,讨论了欧洲语境中文化和文明的交替使用,深入解读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文明”概念,以《周易·彖传》多个篇目为佐证,阐发《周易·文言》的“天下文明”理念,探讨孟子、荀子的文明观念。他认为,现代文明被视为开放和进步的载体、是面向未来的文明形态,古代文明更多思索当下的由来和过去的延续,中国古代哲学考量了文明的“创造”理念,具有通过人的创造改变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积极因素。

图片

谢地坤以“第二次结合视域下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为主题,高度肯定坚持文化自信、牢牢确立民族文化主体性信念、把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性重要意义。他认为,中国古代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解释具有文明意义,敬德保民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对政教合一的否定,彰显了人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两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具有时代特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才能塑造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图片

薄国强以“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第二个结合’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为主题,通过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演进,肯定了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自于古代中国,又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面向极少数人的狭隘共同体,建构了面向大多数人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共同体。这一社会主义文化共同体具有中国特色,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体现。

图片

第二时段“多元视角下的文明史”主题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周施廷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院院长钱乘旦,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索罗宁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楠木贤道,韩国首尔大学金秉骏教授做主题发言。

图片

钱乘旦强调文明的多样性及其重要性。他指出,文明自形成之初便是多样化的,不同地区的文明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路径。文明的发展并非趋向于统一,而是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和生命力。通过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比较,他提出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不断,得益于政治与精神载体的早期融合,而西方文明在中世纪晚期通过民族国家的形成实现了这两者的重新对接。尽管西方的崛起伴随着殖民扩张带来的文明危机,但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非西方文明的复苏,展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图片

杨慧林以两幅艺术作品和一部电影为例,阐述了对文明多样性的深刻见解。通过分析比利时画家马格里特的著名画作《这不是一支烟斗》和故宫中的《是一是二图》,他分享了关于现实与表现、单一性与多样性的思考,并引用布莱克的诗句,强调我们不应寻求统一的结论,而应追求相互参照和解释,以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对话,通过双向阐释,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从而在多元文明中寻找共通之处。

图片

索罗宁探讨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共性与前途命运的共建。他指出尽管文明具有多样性,但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我们应重视人类的共同性。他强调,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共同特征,正是因为人类具有共同性,才使得交流成为可能。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文化遗产,都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影响和延续。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共同起源,并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人类未来。这一观点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新认识,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思考。

图片

楠木贤道探讨了江户时代日本知识分子如何理解、研究清朝的历史。他以江户时代的著名学者荻声北溪为例,通过对比明清两朝制度的差异,揭示了清朝历史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北方民族的因素。他认为,荻声北溪的独特研究方法充分展现出从多元视角来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强调,在进行历史研究时,需要怀疑并相对化自己的观念,以接近历史的真实,并应在本国内外进行多元性的专家对话,以促进互相理解和包容性。

图片

金秉骏以个人经历为引,强调了从文明史角度审视历史的重要性,提出应让古代史研究从现代国家的框架中挣脱出来。正如罗马史不应该仅被视为意大利古代史,秦汉史也不仅是中国的古代史,而应脱离“国家史”概念,从更广泛的文明视角理解。他进一步探讨了古代国家疆界的流动性,指出早期国家的疆界与现代国家概念不同,存在着“不完全领域支配”状态。

图片

本次分论坛从“全球文明”角度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与世界发展历程与前景。大家认为,文明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汇聚和积淀,为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传承提供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变迁。应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华文明特性与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以多样、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破除关于文明优劣的迷思,呈现文明发展重要价值,以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世界文明共存共生。探讨“多元文明历程与全球文明发展”,将从学理层面深入探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观念基础,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遵循为世界各国普遍适用的价值理念,实现共同利益,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达成共识,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