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黄道炫研究员应邀来到人大“史学前沿”课堂,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共革命中之理念和信仰”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主持,包括本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内的数十位听众亲到现场聆听,并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黄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互动。
黄道炫老师在讲座伊始即指出,有关中国革命的理念和信仰问题一度十分热门,但恰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解释又造成了此一论说的自我消解,因此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中不少学者多主张中共革命的发生乃是“制造”或说“动员”的结果。这也引导我们继续追问,在意识形态化的解释之外,理念与信仰究竟对中共革命的发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黄道炫老师通过追溯20世纪之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如平等(生命、自由、财产等方面)等思想对于彼时身处忧患境地的知识人而言的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得知识分子左倾化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培养了一大批抱持共产主义信仰的人士。尽管在其后的信仰灌输和传播过程中,许多下层民众、士兵对共产主义或有不够清晰的认识,但仍不能否认少数具有坚定信仰之人对中共革命的推动之力。黄道炫老师尤其指出,中共的一批中层干部(地区、县等级)是将信仰付诸于实践的重要转化器。
虽然强调中共革命中理念和信仰的重要性,但黄道炫老师并非否认如今学界流行的“制造”说或“动员”说的合理性,尤其指出不应忽视中共革命乃是一场暴力革命的特性。他的重点,乃是提示我们应注重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即中共革命的发生除了武装革命、群众动员的因素之外,人的信仰和理念也在其中扮演了尤其关键的角色。尤为可贵的是,黄老师的这一认识既有别于以往高度意识形态化解释之下对信仰的格外拔高,也肯定了信仰在革命发生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杨念群教授在评论和总结中指出,黄道炫老师讲座中透露出了诸多的思考点,尤其提示我们对中共革命的发生应兼顾“信仰”和“动员”的重要性,即对历史的认知不应只偏重于一方。在场的学生还就“知识分子左倾化”、“信仰的渗透途径和过程”以及“宣传在中共革命早期的地位”等问题,与黄道炫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图/文 孔勇)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