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博生生“史学前沿”课程第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晏绍祥教授主讲“雅典民主政治的发端:从黑暗时代到公元前403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徐晓旭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历史学系主任王大庆副教授到场聆听。
晏绍祥教授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尤其是古典世界历史、古典传统在西方世界的演变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古典历史研究史》、《荷马社会研究》、《古代希腊历史与学术史初学集》、《世界上古史》、《希腊史研究入门》(合著)等。 本次讲座晏绍祥教授向大家讲授了古希腊人和西方学者对雅典民主发端的认识,提出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对雅典民主发端认识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晏教授就其观点逐一展开阐述,首先追溯“民主”一词的起源,认为“民主”一词的记载首见于埃斯库罗斯《祈援女》,以Demoukratousa(民众的统治)的形式出现,希罗多德在其著作中使用过名词形式的Demokratie和动词形式的Demokrateomai。接下来晏教授梳理了古典著作家的记载,总结了古希腊人对雅典民主政治发端的认识,认为古希腊人留下的古典著作中出现了提休斯说,梭伦说和克里斯提尼说。继而,晏教授在研读近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著作基础上,分析了近现代西方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发端的观点,重点探讨了米特福德、格罗特、伯里、奥斯瓦尔德、希格内特、沃克、华莱士、莫利斯、奥伯、拉夫劳勃和埃德等学者的观点,认为近现代学者除了继续探讨古希腊人提出的梭伦说和克里斯梯尼说之外,也深入探究与雅典民主制度相关的具体问题,诸如雅典民主制度的运作机制、兵役制度与雅典民主制度的关系和雅典的津贴制等等。另外,晏教授认为希格内特和拉夫劳勃提出的厄菲阿尔特说,埃德提出的公元前403年说,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发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最后,晏教授得出几点结论:当学者们在寻求雅典民主的发端时,民主总是已经被重新界定;而对雅典民主的界定,总是与对民主的认识和评价,与作者本人的政治立场联系在一起,其中现代民主不可避免地成为参照;与此同时,资料也在被重新解读,可利用的史料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晏教授的讲座内容激发了现场同学的兴趣,同学们踊跃提问,晏教授详细解答。随后,徐晓旭教授对讲座内容作了精彩点评,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文:贾瑞霞、王善;图:王善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