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18级本科生赴定州市进行课外教学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9-03-17 05:03 阅读量:
    2019年3月10日,在学校教务处与定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组织2018级本科生前往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定州市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本次教学考察路线以中国中古史为中心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定州开元寺塔、定州博物馆、定州贡院、中山汉墓等处。为提高课外教学质量,我院特邀定州文史专家、定州市石刻馆赵龙主任担任课外指导教师,为同学答疑解惑。此次考察由姜萌老师、张亦冰老师、李光伟老师、张彤老师带队。

     是日,凌晨,5:30AM,夜昏昏,风凛凛,月朦胧。18级本科师生一行42人已经坐上开往定州的大巴,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师生一行来到本次考察的首站  有着“中华第一塔”之称的开元寺塔。


师生们在开元塔广场合影

 
    开元寺塔建于1055年(北宋至和二年),为典型楼阁式塔,分内塔、外塔,共十一层。赵龙主任结合展板,为同学们细细讲解定州塔的历史溯源,指出自中唐以来,定州战略位置重要,尤其北宋时期,距离契丹前线较近,所以其修建目的除了佛教信仰外,可能也有瞭望敌情,防范敌兵入侵的功能。张亦冰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补充,指出从史料上看,“料敌塔”最早在文献上出现,是在明代。


赵龙主任为师生讲解开元寺塔的结构

 
    随后师生绕塔一圈,近距离观察塔身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修补痕迹等。离开之时,院内的另一文物,日本侵华时期所留的“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心,纷纷走上前去,辨识刻文,讨论形制。


同学们在观察“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

 
    随后,师生一行前往考察第二站  定州博物馆。定州是汉代中山国故地,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北方重镇,因此文物众多,以汉代、北朝和宋代的文物最为著名。定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共13487件,有四个主要展览主题。


师生们在定州博物馆前合影

 
    第一展厅主题为“汉家陵阙”,陈列着定州出土的汉代陶器、青铜器、铁器、铁器、画像砖等文物,比较全面地反映着汉代生活生产的面貌。在铁器展柜前,姜老师引导同学们观察铁制工具和铁制兵器,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工具和兵器反映了什么信息。师生们简要讨论了汉代的冶铁技术和生产工艺水平等问题。第二展厅主题为“北朝佛陀”以北魏、东魏和北齐三个历史时期佛造像的各自特征,直观展现了佛造像的风格变化,揭示了佛教文化在定州的兴衰。很多佛教造像虽然已是残件,但普遍运用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雕刻手法,造型精巧。还有同学注意到此时的造像多为一铺双身,甚至多身,颇有特色。姜萌老师还借着同学们的发现,引导同学们思考北朝佛教的发展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同学们在观察佛教造像

 
    第三展厅,定州博物馆的灵魂  定州瓷展。定窑是北宋五大名窑,定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瓷质莹润,风格高雅,有“定州花瓶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惊喜的发现,除去传统印象中的白瓷,定州窑生产精美的彩瓷,依然色泽莹润,毫不逊色。


同学们在观察白釉龙首莲纹大净瓶

 
    最后一展  尘外千年,以北宋静志寺、净重寺两处塔基地宫出土文物为主,包括佛骨舍利等23件一级文物。不仅供奉舍利的七重葬具、舍利棺、法器、天王像、力士像等文物让人能较好了解隋、唐、宋时期的佛教用品,所出壁画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讲解员在讲解壁画素描图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师生们步行前往定州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宋街之内,从衣、食、住、行方面对定州的民俗文化作以立体展示。通过一件件文物、图片和现当代的场景再现,同学们对定州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发展有了初步了解。


师生参观定州民俗博物馆

 
    接着,师生一行来到定州贡院。定州贡院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即所谓的考棚,规模宏大,庄严雄伟,在民国时期成为晏阳初创建的平教会教导平民、农民的教室。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院内所存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作弊小马甲等文物,接着带领同学们依次参观影壁、大门、大堂、二堂、后楼等建筑,并对其功能以及特点作以解释。利用休息时间,张亦冰老师对科举制度,尤其是宋代科举的相关知识为同学们作以拓展,比较唐宋科举制度的异同。姜萌老师则围绕晏阳初、梁漱溟对民国时期的平民教育进行知识补充。


张亦冰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解科举制度

 
    3点钟左右,师生一行前往定州署衙参观。署衙为现代复原的明清风格建筑,坐南朝北、前殿后署、东文西武,按照行政、军事、驿站三大功能依次布局,较好的展示当年署衙风貌。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大堂、监狱、驿站及生活区,初步了解了明清时期地方政府办公机构的情况。


同学们在定州衙署

 
    随后同学们从衙署步行到定州文庙。定州文庙是河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文庙,保存下来的东、西、中三个相邻的院落,建筑布局为中轴式。东院主要建筑为崇圣祠与魁星阁;西院为明伦堂;中院为大成殿、戟门、棂星门。大成殿祭祀有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像,可以较好了解儒家的文化。


同学们在文庙观察棂星门

 
    经过一天的奔波,大家略显疲惫,但稍作整顿之后,师生一行又风风火火地赶往中山汉墓。根据其葬制、墓室装饰文字及出土玉片、饰件等,专家初步判定其为西汉第八代中山王刘兴墓。赵龙主任先接着带领大家进入地下墓道遗址,观察该墓的内部结构细节。


同学们在观察墓道

 
    随后,赵龙主任带领师生一行来到后院,为同学们简单介绍陈列于外部的“关羽风雨竹碑”、“乾隆御碑”等石碑刻群。定州各时期的带铭石刻数量众多,这些石刻铭文既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各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赵龙主任在为同学们讲解石刻

 
    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是王灏庄园。王灏庄园为坐东朝西式四合院建筑布局,是清代定州富豪王灏的私家宅第。赵龙主任带领同学参观园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处院落,并简单讲述庄园的建筑特色与王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昔日豪华庄园,今已藏于落寞小巷,残垣断瓦,风尘仆仆,日暮之下,房顶荒草丛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岁月沧桑之意,扑面而来。


赵主任为大家讲解王灏庄园

 
    定州是历史上著名的北方重镇,留下了很多遗址和文物。通过此次课外教学,同学们对汉代至民国时期,特别是汉、宋、明清等时期有了更感性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培养历史感。考察过程中,处处可见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交流的身影。虽然考察之旅已落下帷幕,但其带给同学们的思考却不曾终止。

    从历史课堂到历史现场,从文献资料到出土材料,知行合一是我院倡导多元化教学的目标所在。在接下来的本科教学中,我院还将继续贯彻“课堂学习与课外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研究型学习模式,不断完善“三个体系”,丰富本科生专业实习形式,为本科生提供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具有学术含量的多元化教学实习,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历史学科优秀人才。据悉,2018级同学还将于月底赴石家庄地区,进行为期两天的“中古史之旅”。

文/马小涵   图/马小涵 郑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