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举行 哈佛大学教授解读人类智慧危机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4-10-23 21:10 阅读量:
     2014年10月22日中午,应历史学院邀请,国际著名但丁研究专家、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Villa I Tatti)主任利诺•佩尔蒂莱(Lino Pertile)教授在人文楼三层会议室做了题为“但丁、尤利西斯与人类智慧的危机”(Dante, Ulysses and the Risks of Human Intelligence)的学术演讲。该讲座系“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五十三讲,由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刘后滨教授主持,周施廷老师评议,王大庆、宋云伟、David Pickus、Agnes Kneitz、杜宣莹、吴功青(哲学院)等老师以及来自校内外的相关专业人士和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佩尔蒂莱教授是意大利人,毕业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曾先后任教于英国雷丁大学、苏塞克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现为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Carl A. Pescoslido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意大利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和二十世纪的意大利文学。

    讲座伊始,佩尔蒂莱教授简单回顾了古希腊诗人荷马所创作的史诗《奥德赛》(奥德修斯Odysseus为希腊名,拉丁化的名字为尤利西斯Ulysses)的故事情节,并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对《奥德赛》所做的解读。上述学者认为奥德赛的故事体现了神话与启蒙之间的复杂纠葛,奥德赛通过“历险”(象征着运用人类智慧进行自我启蒙的过程)发现了自我,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种解读在当今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接着,佩尔蒂莱教授介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但丁及其作品《神曲》,并引领大家重点阅读了《神曲•地狱篇》的第二十六章,该章集中表现了但丁对尤利西斯的看法。他指出,生活在荷马时代之后两千年世界的但丁并不真正了解荷马,但丁不懂希腊语,当时也还没有《荷马史诗》的拉丁译本,荷马传统对但丁的影响实际上是来自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因而《神曲》中的尤利西斯的形象和《奥德赛》里的奥德修斯的形象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或者重写(rewriting)恰好表现了但丁对“理性”和“信仰”关系问题的不同思考。在但丁的笔下,他是在游历地狱第八层时碰到了尤利西斯,而这层地狱是专门为那些运用天赋的聪明才智为坏事出谋划策(指特洛伊木马屠城之计)的人准备的。导致尤利西斯远游过程中意外频发、最终遭遇海难身亡的原因,正是上帝为了惩罚尤利西斯的原罪  傲慢和对人类智慧的盲目自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但丁作为虔诚基督徒的底色。

    最后,佩尔蒂莱教授引述了意大利著名作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在《如果这是一个人》(Se questo è un uomo,又译为《活在奥斯维辛》)一书中的观点:人类的智慧是上帝的赠礼,也是人类社会的弱点(Vulnerability of Society),我们应该谨慎地运用它,寻求一个合理的使用界限,避免反受其累。

    在随后的评议和讨论环节,周施廷老师对佩尔蒂莱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了感谢,并扼要翻译了演讲的主旨内容。在座的其他师生也分别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同佩尔蒂莱教授交换了意见,会场气氛十分活跃。活动结束时,刘后滨教授代表历史学院对佩尔蒂莱教授的到访再次表示感谢,佩尔蒂莱教授同部分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