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史学前沿第二讲:李梅田教授谈生死观的演变对墓葬模式的阶段性影响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7-03-06 16:03 阅读量:
     2017年3月2日,博士生史学前沿课第二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李梅田教授做了题为《中古丧葬模式与生死观的演变》的学术演讲。 

 
    墓葬一直是最重要的考古材料,传统考古学在墓葬研究上有三种倾向,分别是断代考订、丧葬礼制和物质文化的研究。1979年,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将战国至魏晋的墓葬发展概括为“周制”、“汉制”和“晋制”三个阶段。这一判断主要基于墓葬的形制,同时将原因归结于等级制度和经济背景。李老师的研究源于他对这种传统认识和考古学传统研究方法的反思:墓葬形制是否能概括成“制”?墓葬的变化是否仅仅由于等级制度和经济背景?近些年来,美术史与考古学的相互渗透对考古学有重大影响。美术史家巫鸿提出了墓葬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关注丧礼的“时间性”、注重墓葬内部的“空间性”。受其启发,李老师认为墓葬“是丧礼、葬礼、祭礼的遗存,是藏形、安魂之所”,既而指出墓葬研究可能具有以下几条新途径:用“模式”取代“墓制”来讨论丧葬礼俗变迁、以“墓葬祭祀”来讨论丧葬礼仪空间、按“礼仪空间 丧葬模式 生死观念”的思路构建一部观念史。

    早在先秦时期,魂魄二元观就指导着人们的丧葬行为。魂主精神,魄主形体,都是生命的基本构成。李老师用《礼记》、《楚辞》等上古文献为我们描绘了中原地区复礼、楚地招魂礼等丧葬行为。在当时,墓葬主要是藏形的空间,但自战国中后期开始,墓葬开始被赋予安魂的功能,出现了墓内祭祀。但这种墓内祭祀是一次性的,主要祭祀仍在宗庙中进行。到了汉代,魂魄观与升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以天堂与地下世界为基本内容的来世观。在这种新的魂魄观影响下,墓葬具有了藏形与安魂两重功能,由此也引起了丧葬模式的改变,由原先封闭的井椁式变为开放的宅第式。 

 
    接下来,李老师通过马王堆汉墓等考古发掘实例,详细介绍、比对了这两种墓葬模式。封闭的井椁式墓葬的特点是木头框架、墓葬深埋、完全封闭、墓室被棺椁和器物填满、未预留祭祀空间等,而开放的宅第式墓葬则扩大了内部空间,有墓门、墓道、耳室、前堂后室等,也出现了祭台、画像等设施,可以进行多次祭祀,在地面上也有封树、墓碑、祠堂等标记性设施。从井椁式到宅第式的转变发生在汉武帝前后,到了东汉,又走向进一步开放,采用砖石更好地模仿宅邸、注重壁画装饰和公开展示性。

    到了曹魏时期,随着儒学衰落和玄学流行,当然也包括经济衰落的原因,丧葬观念和模式又发生了转变,“薄葬”逐渐代替了“厚葬”,但墓内祭祀并未省略。总而言之,墓祭的流行和墓葬的开放性从东汉开始成为了中古丧葬模式的主要特征。 

    李老师的研究为我们展现了魂魄观的变化对丧葬模式的阶段性影响。最后,李老师说道,墓葬模式和礼仪是很重要的问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但这句话亦可反过来说  “未知死”,又“焉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