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历史学院召开沙知教授追思会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7-05-26 10:05 阅读量:
     2017年4月23 日,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沙知教授于北京家中安祥仙化。5月23日下午,“沙知先生追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C座401会议室隆重举行,沙知先生的生前好友和学生、学界同仁以及本系师生数十人参加。沙知先生的长女沙鸥女士出席追思会。与会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文物局、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三联书店、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科研机构、文化单位和高等院校。


追思会现场

 
    沙知先生1926年出生,江苏泰州人。1947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肄业),1949年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51年毕业,分配至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沙知先生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和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曾担任中国唐史学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英国国家图书馆和伦敦大学、法国国家图书馆、俄国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等进行研究和讲学。早年,曾参加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的编写,70年代参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工作,长期萃心于敦煌文书、特别是契约文书的整理和研究。主编或参编《英藏敦煌文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齐)、《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敦煌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向达学记》(三联书店,2010年)等。代表作有《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撰有《吐鲁番佃人文书里的唐代租佃关系》、《唐敦煌县寿昌城主  兼说城主》、《般次零拾》等论文。为推动国内敦煌吐鲁番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沙知先生在英国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后滨教授主持追思会,介绍了沙知先生兼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三校学习背景,转益多师,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的早期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在发言中高度赞扬了沙知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为人大历史学科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感谢参会学者和大家代表的学术单位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学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要继承和发扬沙知先生的学术精神,进一步发挥既有优势,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新的成绩。


刘后滨教授

 


黄兴涛教授
 

     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沙知先生在隋唐五代史、敦煌学、吐鲁番学等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杰出贡献,同时也回忆了沙先生的很多生前往事和学林掌故,表达对沙知先生的无限怀念之情。

    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汝丰教授与沙知先生共事多年,他说,沙知先生风度儒雅,学问扎实,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离开既是人民大学历史学科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大损失。


王汝丰教授

 

     原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朱雷教授不顾八旬高龄,专程从武汉大学前来参加追思会,深情地回忆起陪侍其师唐长孺先生与沙知先生的交往,以及后来与沙知先生的学术合作。说到有一次,朱雷教授本人陪同唐长孺先生和尚钺教授见面商谈工作,陪同尚钺教授的则是作为助手的沙知先生。沙知先生有关吐鲁番出土契约文书的文章,启发和推动了武汉大学进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整理,为“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教授表达了对沙知先生的深切追思和怀念。他说,沙先生早年曾在武汉大学学习,后来对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一直心存挂念,积极支持;沙先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不仅仅是他的学术贡献,还有他的谦逊为人的人格魅力和扎实求真的治学精神。


朱雷教授教授

 


刘安志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萧良琼女士是沙知先生的北京大学史学系同学,她坐着轮椅前来参加追思会,充满深情地回忆起年轻时代穿着西装夹着线装书的沙知先生形象,以及后来的交往。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邓文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郝春文三位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都曾和沙知先生一起从事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事《敦煌学大辞典》和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的编撰。三人在回忆起与沙知先生共事的往事时,不禁百感交集,赵和平教授还特意穿来了三十年前沙知先生推荐他买的衣服,说明沙知先生的生活品味和时尚眼光。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李孝聪教授和清华大学历史系张国刚教授都回忆起沙知先生在英国和德国与他们共事时的一些往事,并指出,沙知先生的一些思想对他们后来的学术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肖良琼女士

 


赵和平教授

 


邓文宽研究员

 


郝春文教授

 


李孝聪教授

 


张国刚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毛佩琦教授回忆了学生时代跟随沙知先生学习中国历史时的情形。他谈到,沙先生一生都在思考学问,从未停歇。他始终是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引领者学术的潮流。他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是一笔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他沙知先生教过的学生先后发言,历史系78级研究生现供职于国家图书馆的陈汉玉,历史系78级学生现供职于人民日报社的陈原等,追忆起沙先生的教学往事。陈汉玉谈到,沙知先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直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陈原回忆说,在当年读书的时候,沙知先生经常以个人之力邀请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史学大师和学术名家来历史系讲课,邀请日本学者池田温等来校做学术报告,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他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思想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毛佩琦教授

 


陈汉玉女士

 


陈原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黄正建、国家图书馆古籍部的萨仁高娃、三联书店的孙晓林等,从不同角度深情回忆了与沙知先生相处的学术交游,表达了对沙先生的深切怀念。

    刘后滨教授宣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吴宗国教授的回忆文章,原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从国外发来的悼念诗,转达了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中华书局徐俊总编辑、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张帆等因故未能到会学者的问候。

    沙知先生长女沙鸥在发言中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了此次追思会,感谢与会师生对父亲的爱戴和追念。她说,其父生前再三嘱咐,去世后不搞告别仪式、不发讣告,后事从简。对于追思会开得如此积极向上,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沙鸥女士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王大庆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沙知先生不论在为人还是在为学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晚辈学习的地方,并代表会议的主办方向所有参会者表示感谢。

    参加追思会的还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向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方,历史所研究员吴丽娱、牛来颖、孟彦弘、陈丽萍,历史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李锦绣,历史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任雷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鸿滨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游自勇,北京联合大学张雨,国家外国专家局钮海燕,长城保险公司汪为华,国家税务总局袁仁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宏,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伯工、刘新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金文发、叶凤美、孙家洲、包伟民、韩树峰、李晓菊、吴冰、李全德、姜萌、王静、邱靖嘉、周施廷等老师。


观看纪念短片

 

     追思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会议结束前,与会者共同观看了历史学院为此次会议专门制作的纪念沙知先生的短片。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和视频资料,沙知先生的儒雅风范和音容笑貌再次浮现在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