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疆阿勒泰东喀腊希力克别特墓地考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4-07-29 22:07 阅读量:
     2014年7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持、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新疆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库尔尕克托干村东北方向的“东喀腊希力克别特墓地”考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将极大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学研究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此次赴新疆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自2004年设立考古专业、2013年成立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以来,始终以“北方民族考古”作为发展特色,而新疆考古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并专门设置了“中亚考古”的专业方向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上,近年来,考古文博系逐步提高了对新疆生源的重视程度,已先后为新疆地区培养出了一批能够胜任文物考古工作的毕业生。在科研方面,考古文博系更积极与新疆文物考古界进行交流沟通,不仅在日常工作中与新疆相关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更于2012年与新疆文物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动新疆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

    此次发掘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首次在新疆开展工作。自2013年初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团体考古发掘资质以后,考古文博系便提出了在新疆开展考古发掘的构想,通过一年来的周密准备、充分论证后,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此次阿勒泰地区的发掘计划,并顺利获得批准。发掘由系主任魏坚教授亲自出任领队,同时选派了专攻新疆考古方向的两位青年教师,此外发掘队还配备有一位具有三十多年发掘经验的高级技工,以及5名相关方向硕、博士研究生。

    在学术意义上,此次发掘继上世纪60年代之后,我国考古工作者首次以阿勒泰地区考古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发掘,希望通过有针对性地集中获取关键性材料,从而进一步了解阿勒泰地区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与内涵,大力推进该地区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


 

发掘队员与当地参加发掘的哈萨克农牧民
 


 

发掘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