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亚洲共同体的现状与课题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4-11-04 10:11 阅读量:
     2014年10月31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牛润珍教授主持的东亚古都研究与亚洲共同体展开系列讲座第七讲顺利开讲。本讲邀请到亚洲财团首席研究员、政治学博士郑俊坤先生主讲,亚洲财团研究员、学术博士崔学松先生担任翻译。题目为“亚洲共同体的现状与课题”。


 

     郑俊坤先生以自己宣传“亚洲共同体”系列讲座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近年来在亚太地区所做的关于亚洲共同体的具体调查,探讨了亚洲共同体的概念,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必要性。他从当前近代民族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出发,并结合托马斯•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指出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初旨是保护人们的安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地区都处于近代民族国家框架之下。但它给人类带来民主、自由、进步等观念的同时,也使得不同国家间产生了诸多文化、心理等内在差异,给人类交流制造了一种无形的壁垒,而近代以来许多冲突也正是由这些隔阂引发的。他认为当今世界唯一一个跳出近代民族国家框架的成功案例是欧盟。通过对一系列近代民族国家框架下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分析,他指出亚洲共同体的形成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他强调亚洲共同体的概念并不否定“国家”,而是要消除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墙壁,使其更符合“国家”的发展。

    同时,郑先生还谈到了如何实现亚洲共同体及其实现时限问题,并由此谈到“亚洲共同体”系列讲座的初旨及现状。它认为亚洲共同体的实现应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国家,即应当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法制等层面出发,不断完善国家制度本身;一是个人,即从文化、教育、历史等层面出发,创造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桥梁。郑先生列举了当今世界人才跨国境交流的统计数据,指出教育是当今社会文化交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纽带。而“亚洲共同体”系列讲座正是以教育的方式推动亚洲共同体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系列讲座的推行仅短短两三年,却已在亚洲300多所著名高校顺利开展。每所学校讲座15场,且当下仍有160多所高校正在申请。他认为亚洲共同体的实现时间虽然难以断言,但该系列讲座显然是向亚洲共同体的实现迈进了一大步。


 

     牛老师总结道,该讲座给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带来了“一阵清风”。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如有同学向郑先生请教了亚洲共同体和日本曾经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间的区别,但大家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仍然是亚洲共同体的实现时限问题。

(文:郑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