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19级新生了解历史魅力,打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2019年11月2日下午,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组织2019级本科生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学习“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本次课外教学由历史学院副院长姜萌老师、19级班主任赵永磊老师以及本科教务张彤老师带队,并邀请张鹏老师(国家博物馆著名志愿讲解员“朋朋哥哥”)担任指导老师,全程为同学们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讲解。 在正式进入展馆参观前,张老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博物馆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醒同学们进入博物馆参观时,“不仅仅是要听讲解,还要自己思考,找到展览的线索和脉络,思考展柜间、文物间的联系”,“每一件文物都是鲜活的,是具有生命的”,在参观博物馆之前首先要关注展览的名字、前言、主题和立意,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展览。
(同学们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 古代中国”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张鹏老师讲到,“古代中国陈列”展览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展览内容十分丰富,由于时间有限,此次同学们的参观学习主要集中在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四个部分。
(张鹏老师梳理展馆线索)
展厅的第一部分是远古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狩猎活动,完成了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张老师从距今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齿复制件开始,介绍展览旧石器时代,让同学们了解到考古对认知历史的重要作用。
(张鹏老师介绍远古时期的工具)
陶器在早期主要采用手制捏制与泥条盘筑两种成型方式,随后出现了慢轮修整的轮制法。张老师讲到,从陶器制作方法的变化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与人之间开始进行细致的分工合作。此外,张老师强调:“陶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类第一次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出的新东西,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陶器也是人类记录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载体。”张鹏老师推荐感兴趣的同学们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的彩陶馆,进一步拓展彩陶历史与文化的学习。
在新石器时代展区,张老师指出,“农业、家畜饲养业,以及制陶为代表的手工业的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农业方面展出的作物种子化石、农业工具耒耜、石磨盘等,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而家畜饲养业正式在这样的定居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张鹏老师讲解陶器的制作)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陶器种类丰富,张老师着重为我们介绍了仰韶文化的代表器型 小口尖底瓶,其作用至今未有定论。另一有代表性的彩陶则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其反映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信仰和艺术。张老师提醒同学们观察鱼纹的画法,并提示同学们关注大英博物馆中埃及展厅的类似绘画方式。博物馆跨越时空的魅力正体现于此。
(人面鱼纹彩陶盆)
随后,张老师重点介绍了国家禁止出境的64件文物之一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此件陶缸一般被认为作为成人葬具来使用,是二次葬习俗中瓮罐葬的棺材。其构图复杂,在题材选择与画面构思上都体现了图案自身的独立性。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礼仪制度,张老师结合聚落的实景,介绍了这一时期聚落的特征与城市规划的历史。在聚落分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张鹏老师结合沙盘模型为同学们讲解远古时期聚落)
展览的第二部分为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达到鼎盛,王权政治不断强化、完善。西周统治者推行的礼制,重在彰显、维护等级秩序,对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鹏老师带领大家参观青铜器)
在馆内展出的商代文物中,张老师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后母戊鼎、“妇好”青铜鸮尊及龙虎纹青铜尊。其中后母戊鼎的耳上与龙虎纹青铜尊上均有“老虎吃人”的图案,该图案是商代青铜器常用的图案。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猫头鹰这一动物形象在东西方文明中的差异。
夏人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今河南西部与山西南部。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分布地域和延续年代基本与夏人活动的地域和时间相符,是目前探索夏人历史面貌的主要遗存。张老师推荐感兴趣的同学们参观河南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妇好”青铜鸮尊)
随后,张老师带领同学们重点参观了展馆最重要的展品之一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张老师提醒同学们,四羊方尊位于此处而不是与后母戊鼎放在一起是有其目的所在的。其重在突出夏商西周时期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在该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除青铜器的铸造外,这一时期制陶技术也有其发展,是陶到瓷过渡的重要阶段。张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陶与瓷的区别,指出瓷器的出现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的,并推荐同学们参观浙江德清博物馆,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张鹏老师介绍四羊方尊)
在春秋时期的展品中,张老师着重介绍了青铜冰鉴。这件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冰鉴制作得十分巧妙,与其配套的还有一把长柄青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张老师介绍,冰鉴就是冰箱,以缶装酒,空隙部分放冰,起到冰镇酒的作用。说明这一时期古人已经掌握了藏冰和用冰的技术。张鹏老师强调:“与商代震慑作用的青铜器不同,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开始从庙堂之上走到贵族的生活里。其繁复的花纹装饰,也不再是给人敬畏感,更多的是装饰作用。”
参观完夏商西周时期的展览,同学们跟随张老师来到春秋战国时期展区。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张老师讲到,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战争相比,春秋时期战争次数多,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大。此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张老师讲到:“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变革的时代,是思想活跃的时代,是民族融合的时代。”并提醒同学们沿着这三条线索参观展区。
(张鹏老师讲解青铜冰鉴)
展区的第四部分为秦汉时期,秦汉时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时代。张鹏老师结合兵马俑的实物展览,为同学们梳理了秦王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张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兵马俑)
此外,张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兵马俑的的考古发掘过程。兵马俑在制作时身体大多是模制的,头部单独制作,为考古修复带了了很大的难度。张老师还指出马镫的发明为战争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最早的马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推荐同学们参观。
(张鹏老师讲解马镫)
随后,张老师着重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汉代展品。首先便是金缕玉衣,他指出“古时人们提出天子五重棺,诸侯王三重棺。所以有专家认为,金缕玉衣应该是贴身的一重棺材。”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张老师强调,“汉代人崇仙,讲求侍死如侍生,金缕玉衣也只有汉代才有。”在江苏徐州博物馆藏有楚王汉墓出土的和田玉金缕玉衣。
(同学们参观金缕玉衣)
随后,张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彩绘雁鱼青铜釭灯和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古人对大雁十分喜爱,如《周礼》记载,提亲要拎两只大雁。而犀牛则是有灵性的动物, “《山海经》中都对神话中的犀牛有所描述,犀牛有三角,其中头顶的是通天角,具有灵性。大家还记得那句著名的诗句吗?”同学们异口同声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外,《西游记》中也有出现三只犀牛精,分别叫辟寒、辟暑、辟尘。张老师强调:“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张老师为同学们介绍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随后,张老师为同学们介绍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生活部分展出的文物,如古代的火锅 “染器”。张老师讲解道:“染是汉代时对调料的称呼,所以,染器上的双耳杯里盛放调料,下面的炉子里放上炭火,制作成的肉干和肉脯就可以在其中涮着吃,不仅可以让肉变软,还可以让滋味进到肉里面,有专家认为,这应该是敬奉老人常用到的吃法。”
(同学们参观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展出文物)
击鼓说唱陶俑是这一展区的又一重要文物,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张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陶俑细节的刻画,当时工匠的细致技艺尽显其中。
(张鹏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击鼓说唱陶俑)
(击鼓说唱陶俑)
最后,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张老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古代中国与域外地区交流的情况。丝绸之路是文化之路,思想之路。张老师以琵琶为例,说明了中西交流对于文化、思想的影响,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明可以独立存在于世界上,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历史更要有开拓的视野,要站在世界看中国。”
(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丝绸之路)
本次中国国家博物馆课外考察是19级本科生的第一次课外考察,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让同学们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也对博物馆与历史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学院还将组织本科生随着中国通史课程的进行,前往故宫、安阳等地进行调研考察,继续贯彻“课堂与课外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努力为本科生提供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具有学术含量的多元化课外教学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历史学优秀人才。
至此“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前半部分基本讲完。张老师总结道:“博物馆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每个人终生学习的场所。人的教育类型主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公共教育,而其中前两者均会随着人的成长而无法继续,只有公共教育能够伴随一生。博物馆正是公共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学习,希望大家养成到博物馆学习的习惯,掌握在公共教育中终身学习的能力。”张老师讲到,“一个国家因有自己的记忆才能显得厚重,一个民族因有自己的记忆才能延续。带着对逝去记忆的尊崇感,我们应当多多走进博物馆。知识需要分享才更有力量!”
文:郑泽宇
图:郑泽宇、尹世奇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