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亚古都研究与亚洲共同体展开系列讲座第三讲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4-09-28 20:09 阅读量:

邯郸,战国赵都迁移的最后归宿
 

     2014年9月26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牛润珍教授主持的东亚古都研究与亚洲共同体展开系列讲座第三讲顺利开讲。本讲邀请到河北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史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孙继民研究员主讲,题目为“邯郸,战国赵都迁移的最后归宿”,主要围绕赵都城迁都史、赵陪都制度、邯郸赵王城结构布局等一系列问题展开。


 

     首先,孙继民教授对赵国都城最终定在邯郸之前的迁都史及其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赵国三家分晋前政治中心在晋南,赵简子、赵襄子时期北迁至晋阳(今太原西南)。在赵敬侯时迁都邯郸之前,赵都迁徙有代地说、耿地说、中牟说。赵都迁徙时间和路线众说纷纭,孙老师试图作出一些合理的推测。他认为,赵都的迁徙一方面与赵襄子时期发生动乱,都城遭到破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赵国疆域拓展方向有关,其中三家分晋后,赵国发展方向是北、东。

    紧接着,孙老师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资料相结合,对赵陪都制度、邯郸赵王城的结构布局、筑城理念及技术水平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认为所谓赵都“耿”实为陪都。又配合城市结构图,认为赵王城整体布局为品字形,由三部分组成,从建筑时间早晚来看,分别为小北城、西城、东城。他强调,赵王城主要建筑都在大北城西南部的高地上,体现了一种居高临下的理念;又提到赵王城西部的赵王陵均为坐西朝东,推测与“秦晋共祖”有关。

    最后,孙老师总结道,赵王城作为赵国最后一个都城,反映了赵国筑城技术的最高水平,但有关赵都的诸多史实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孙老师以切身研究经验为例,谈到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指出赵都地区考古虽鲜有简牍资料出土,但相关石刻资料却常有发现。


 

     在讲座提问环节,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主要是针对赵都城制和最新赵都考古成果等问题。有同学提到赵王城朝向问题,孙老师回应道,赵都布局多为自然选择;牛润珍老师补充道,后来邺城发展为坐北朝南的城市格局与“天人意识”有关。又有同学就最新考古发掘的赵王城情况对孙老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补充;还有同学对赵王城三个部分筑城时间早晚问题与孙老师交流了意见。

(文:郑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