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魅力无穷的海昏侯国考古”——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长青所长受邀人大作学术讲座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6-03-12 09:03 阅读量:
     2016年3月9号下午,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心系列学术讲座第五讲在国学馆226教室举办。特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长青先生作了题为《魅力无穷的海昏侯国考古》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后滨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及校内外有兴趣的专业人士和同学两百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会场座无虚席,很多人站着听完讲座。 



 
    徐长青先生现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南方文物》主编,先后主持了景德镇湖田窑址、靖安李周坳东周墓葬、景德镇乐平南窑唐代窑址等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其中多项发掘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徐长青所长也是此次海昏侯墓葬发掘工作的重要负责人。

 
    徐长青所长首先介绍了海昏县与海昏侯国的基本历史情况。海昏县是汉代豫章郡十八县之一,位于现今鄱阳湖西侧,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被封在此处并建立了海昏侯国。经过五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已发现花骨墩、祠堂岗、墎墩山、苏家山等几代海昏侯的墓园,以及数十处贵族和一般墓葬区,还有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海昏侯都城(紫金城)遗址。以这些遗址为核心构成的海昏侯国大遗址面积达5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堪称汉代考古的标本。

    随后,徐长青所长介绍了海昏侯墓的发掘经过和出土文物状况。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北约500米的墎墩山上,发掘了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墓葬,解剖了以该墓葬为核心的墓园。在其后的考古发掘中证实了该墓园的主人正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建成,由园墙、门阙、两座主墓和多座祔葬墓等构成,内有完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结构之完整、布局之清晰、保存之完好,为迄今所罕见,对于研究西汉列侯园寝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刘贺墓由墓葬本体及车马坑构成。墓葬主体封土完整,墓穴内建有保存完好的、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木构椁室。椁室由主椁室、回廊形藏阁、甬道及通道构成。主椁室位于椁室中央,棺柩位于主椁室的东室东北部。藏阁按功能区分,有文书档案库、衣笥库、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武器库、娱乐用器库、厨具库以及乐车库、车马库等。居室化的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葬制具有重大价值。墓葬发掘至今,出土了1万余件(套)文物。其中青铜器、金银器和铁器约3000余件,玉器包括宝石、玛瑙、绿松石等约500余件,竹木器、漆器约3000余件,陶瓷器500件,竹简、木牍约一万余枚。其中青铜器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制作工艺复杂,有些标注有海昏候年号和昌邑年号。出土的整套乐器,印证了西汉高级贵族的用乐制度。出土简牍内容十分丰富,除了《诗经》、《易经》、《日书》、《医术》和汉赋等古书类材料,更有表明墓主人身份的文书简。数量巨大的玉器主要是玉器剑和剑饰,而其中一枚刻有“刘贺”二字的玉印直接表明了墓主人身份。出土的大量马蹄金、麟趾金、金饼和金板,体现了墓主身份的尊贵。总之,出土文物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徐长青所长随后谈到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所呈现的刘贺形象的不同,墓葬所反映的刘贺第一,守规矩,墓葬的封土高度,用乐、用车、棺椁使用等其他礼制度形式都符合其侯的身份,并无僭越现象;第二,墓中出土的大量陪葬乐器表明其爱好艺术;第三,大量古书类简牍材料和孔子画像表明其好读书;第四,墓葬中大量西周、东周时期的器物以及其为昌邑王时期的用具表明刘贺有收藏的爱好。
 

 
    最后,徐长青所长介绍了海昏侯墓的学术价值。墓主人刘贺经历了由诸侯王到皇帝再到侯的多重身份转化,其墓葬能够被完整发掘出来,目前在国内尚属首例,而墓葬本身及其随葬品完整再现了西汉列侯等级墓葬的埋葬规制以及西汉高等级贵族生活,更是对西汉物质文化发展状况的完美呈现,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如何更好地保护海昏侯相关遗存是目前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心

20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