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沈卫荣教授主讲“史学前沿”课程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8-06-01 10:06 阅读量:
     2018年5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沈卫荣教授应邀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史学前沿”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黄兴涛教授主持讲座。

     沈卫荣教授任教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西藏佛教历史的语文学研究》、《寻找香格里拉》、《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  <大乘要道密集》研究初编》等。

  
    讲座伊始,沈教授探讨了“蒙元史研究与蒙元历史叙事的建构”的相关内容。他为大家阐述了蒙古西迁与欧洲中世纪思想史、蒙元史的研究传统、全球史背景下的蒙元历史叙事、历史叙事范式的转变与蒙元史研究以及当代蒙古历史叙事之批评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沈教授强调,“作为蒙元史学者,我们不能只研究蒙元王朝的历史而不关注蒙元历史叙事的建构”。

     其后,沈教授探讨了“新清史”研究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了回应与质疑。他逐一剖析了“新清史”所强调清史研究研究必须重视清朝的内亚维度、运用非汉文资料、重视和立足于全球背景的三方面特点,并认为其未对传统“汉化”观点提出重大挑战。同时,他对“新清史”所强调的“内亚”概念进行了质疑。他指出“内亚”或指新疆、或指西藏、蒙古和新疆三个地区结合统称、或指满、蒙、藏和新疆之内亚帝国,它所包含的地域很难成为一个整体,例如满洲就没有游牧的特征。更甚者,“内亚”视域下的西藏历史几乎是乾隆皇帝与西藏的关系史。他强调将内亚特性等同于西藏特性,进而讨论帝国的佛教意识形态是不正确的。

     继而,沈教授又向大家介绍了语文学、东方主义和“未来语文学”的相关内容。他从何谓语文学讲起,介绍了自己研究语文学的历程,认为语文学是一种可靠的学术研究方法,并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材料,增进大家对于语文学的认识。他进一步阐述了文学研究的理论转向与语文学的回归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回顾了东方主义理论和语文学的衰落的历程。在探讨“未来语文学”时,沈教授指出这是一个让语文学重回世界人文学术中心的设计,并从“宽泛的定义、学科框架设计、有别于传统文学这三个层面对“未来语文学”进行了分析,并对“语文学:下一个方法or时尚?”、“未来语文学不是语文学的未来”等研究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沈教授借用乔治.阿玛尼名言“风格优胜于时尚。没有一个对风格有追求的人,只会因为为时尚而激进的改变他/她的穿衣艺术。而将风格与时尚区别开来的是质量”,指出“回归语文学,区分学术时尚和风格的是学术质量”。

 
    讲座结束后,黄兴涛教授结合自身研究针对讲座内容谈了感想,并与沈卫荣教授进行了交流。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兴趣点向沈教授进行了提问与请教,沈教授给予了细致地回应,讲座圆满结束。


文/图:许会娟、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