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殷墟遗风,邺城古韵——记2019级本科生赴安阳、邯郸课外教学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9-11-22 15:11 阅读量:
     为帮助2019级新生更快适应专业学习,加直观地感受历史,打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在学校教务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站和邯郸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11月16日至11月17日,我院组织2019级本科新生赴安阳、邯郸两地开展课外教学。此次课外教学活动以深度参观两地的考古遗址、文博场馆,借助其文物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主要包括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考古工作站、邺城博物馆、邺城三台遗址及北响堂山石窟。

     11月16日早5时20分,在姜萌老师、赵永磊老师和张彤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前往北京西站,乘坐高铁赶赴安阳。到达安阳东站后,师生一行首先来到殷墟王陵遗址。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老师担任殷墟王陵遗址的课外指导教师。牛老师曾参加河南偃师商城、安阳殷墟、商丘东周古城等重要都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


师生于殷墟王陵遗址合影

 
    进入遗址,牛老师首先利用陵区入口的平面图,详细介绍了王陵的布局结构、挖掘现状及王陵墓葬的演变过程。牛老师讲到,“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遗址距离非常近,体现出商代居葬不分的特点。到战国晚期才逐渐将墓葬区与居住区分开,到汉代墓葬区已完全离开都城。”


牛世山老师结合王陵平面图进行讲解

 
    随后牛老师带领同学们依次参观了车马坑陈列馆、王陵墓葬展览馆以及M260大墓。牛老师指出,车马坑陈列馆中的王陵墓葬车马车辙宽度大体为2.1 2.5米之间,这种车在日常生活不会使用,反映了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同学们在陈列馆中通过展板了解了古代车马从商代、周代至明清的的历史变革。王陵墓葬展览馆中真实地展现了墓葬祭祀坑的状况。牛老师简要介绍了考古学中如何使用同位素分析等科学方法探究祭祀坑中的人骨年龄和生活地域。


师生参观车马坑陈列馆

 
    随后参观的M260大墓M260大墓则位于殷墟王陵区东区南部,呈“甲”字形,墓道在墓室南部,呈坡状,墓室为一长方形竖穴坑。墓室底有一腰坑。司母戊鼎就是在M260中出土,显示出墓主人身份的尊贵。同学们十分好奇商人丧葬礼俗,以及墓道、腰坑的具体作用,牛老师对此一一作答,并指出墓道最初为方便运土而形成,后逐渐成为规制象征。牛老师告诉大家,M260大墓在殷墟王陵遗址中,只能算是第三等级的墓,在这个墓中就出土了司母戊鼎,可以推测司母戊鼎只能算是目前已知的最大青铜器,而不能称之为最大的青铜器,很有可能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铜器已经被盗了。另外,从目前已经发现的一些铸范等文物来看,确实存在更大的青铜器。随后牛老师和姜老师还结合墓道等,讨论了殷商时期丧葬的风俗和墓室的开掘和回填等情况。最后牛老师带领师生绕行遗址一周,去体会已经被回填的其他更大型墓葬等遗址。


师生在M260大墓墓道前讨论殷商丧葬风俗

 
    结束了殷墟王陵遗址的参观,师生一行来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占伟老师担任殷墟博物馆和宫殿宗庙遗址的指导教师。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更是青铜时代的代表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岳老师指出,“1973年以前第一代考古学家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经过后期的考察发掘,目前为甲乙丙丁四组建筑基址,丁组推测为宗庙、宫殿建筑基址。”


岳占伟老师为同学们介绍遗址概况

 
    在岳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行进入殷墟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馆内第一部分为大邑商厅,“邑”有城池之意,主要展示了商代社会风貌、建筑遗存、平民所用生活用具以及部分殉葬用品。岳老师为同学们重点介绍了展中的陶器,其中多为酒器,反映商人对酒的喜爱,并引发同学们对当时粮食生产状况的思考。


岳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商代陶器

 
    第二部分青铜厅主要展示殷墟出土礼器,反映商代王权制度和等级分明的社会阶层。青铜器以铜、铅、锡三种金属的合金熔铸而成,展厅中展出的铅锭是殷墟四期铸造青铜器原料并不匮乏的证明。第三部分为玉器厅,殷墟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玉器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的用玉状况,反映商人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第四部分为甲骨文展厅,岳老师讲到,“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包括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反映出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成体系的文字了。”目前识别单字约1500余个,其记载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天文、历法、医药、社会习俗等多领域。甲骨文对于了解商代文化有着关键作用。

     走出殷墟博物馆,同学们来到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  殷墟车马坑展厅进行参观学习。岳老师首先介绍了车马坑的发掘历史,“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确定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雏形,对研究商代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十分重要。


师生参观殷墟车马坑展厅

 
    随后,师生跟随岳老师参观妇好墓。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殷墟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岳老师结合商代的历史和墓葬发掘时的情况与墓葬器物,为同学们介绍了商代的祭祀与下葬仪式。有同学对青铜器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提出疑问,岳老师解释,“青铜器大多摆放在棺外侧,有些在棺与椁之间,有的可能由于后期棺椁的朽坏掉入棺内。”


师生参观妇好墓

 
    随后师生一行来到正在进行的殷墟池苑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岳洪彬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池苑的形成、作用与历史演变。岳老师并结合现场探方壁的数字,为同学们讲述了考古发掘对自然堆积的文化层的划分方法。岳老师讲到,“考古与历史联系紧密,历史课本上记载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一个线条,考古则是这个线条的补充。”


岳洪彬老师为同学们介绍考古发掘现场

 
    随后师生一行跟随三位老师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安阳考古研究站驻地。在考古站主楼前,岳洪彬老师给师生们简要介绍了安阳考古发掘的历史,以及林徽因等人为考古站设计的建筑等情况。姜老师指出,“别看这个院子不太起眼,但是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圣地,在学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后三位老师带领师生一行进入陶器库房。库房架上摆满了出土的各种陶器,地上还有很多待进行处理的陶片。岳洪彬老师结合刚刚参观的发掘现场和所内的出土文物讲到,“探方仿佛是一个穿越3000年的时空隧道,每一个陶片都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考古学可以用陶器判断年代,也可借助陶器考察文化交流情况。我们应对每一片陶片都应抱有敬畏之心。”在老师的允许下,同学们亲手拿起陶片,感受着历史的温度与厚重。


岳洪彬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安阳考古研究所

 
    当天晚上,岳洪彬老师在宾馆会议室为同学带来了《商都殷墟的坎坷历程  繁荣与衰落、发现与研究》专题讲座,围绕“殷墟在东亚时空框架中的位置”、“发现殷墟”、“殷墟的发掘收获”三个方面做详细论述,为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圆满句号。岳老师还特别介绍了他对殷墟墓室深度的看法。他指出,王级墓穴一般挖至13 15米,深度10米已可打井见水。岳老师认为,有水渗出即隐意“下及黄泉”,《郑伯克段于鄢》中,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这说明黄泉观念在商代已经成熟。此外,岳老师对商人建筑、交通、文字、医学、手工业成就的精彩介绍,一改同学以往对商人成就仅仅停留在“甲骨文”的认知,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最后岳老师提醒同学们做学术要尽量克服本位的惯性思维方式,强调“考古学不仅研究过去,更要关注当下与未来。”


岳洪彬老师进行讲座

 
    11月17日早七点半,师生们出发前往邺城博物馆。在等待博物馆上班的时间里,姜萌老师简要为同学们介绍了参观这个博物馆的用意,这个博物馆特别之处。姜老师指出,邺城是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中心,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地位非常重要,中轴线理念等一直影响到现在。邺城博物馆有两种藏品最值得关注,一是出土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材料,二是佛教造像,对同学们认识这一时段意义重大。


师生于邺城博物馆合影

 
    随后邺城博物馆讲解员赵老师结合邺城全盛时期的复原沙盘详细介绍了邺城的修建过程与行制结构。在曹魏时期的邺城展厅中,巨大的铜雀台青石螭首吸引了师生的目光。讲解员介绍螭首的形象大体有龙角无龙爪和有龙爪无龙角两种形象,一般用于台基顶部,起装饰作用。姜萌老师提醒同学们,根据这一螭首的大小就可以大体感受到铜雀台整体建筑的规模。后期螭首的作用发生了改变,如故宫的螭首就具有排水的功能。


同学们观察螭首

 
    在随后的参观过程中,姜萌老师指出参观博物馆是史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并提醒同学们注意小水滴、印信、弩、铁器、砖瓦等文物。赵永磊老师结合展板上的《后赵石虎大驾卤簿图》为同学们补充祭祀中大驾、法驾、小驾的相关知识。进入以白叶石屏造像为代表的精美佛像展区,姜萌老师讲到,“古建筑和佛教造像是课堂教学中比较薄弱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外教学补充相关知识。”

     结束了邺城博物馆的学习,师生一行来到三台遗址公园。铜雀三台指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由于明代漳河水量较大,曾经的三台已不复存在,目前仅存金凤台的台基夯土层。讲解员王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三台的历史并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园内的洞清观、将军洞、复原沙盘以及玉皇庙等。其中建于30年前的展厅内展板均为手绘、手写,反映了当时历史展览的情况。在参观过程中,结合眼前所见到的夯土层,姜萌老师给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板筑夯土法的操作流程。


姜萌老师为同学们介绍板筑夯土法

 
    中午时分,师生们来到中国磁州窑博物馆。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瓷器装饰,序厅“黑与白的艺术”也因此而来。讲解员老师结合前言展板为同学们简单介绍磁州窑的发展历程。


师生于中国磁州窑博物馆合影

 
    进入展厅,第一部分  窑火初燃,为磁州窑的开端,主要陈列北朝隋唐时期所产白瓷、黑瓷、青瓷等。姜老师补充,瓷器可分为日常使用器与丧葬明器,磁州窑多为日常使用器,对日常生活史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展厅第二部分  化境黑白,展示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由初创到成熟的过程。展厅中的各色酒瓶体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此外,瓷枕的展陈引起师生的探讨。姜老师提醒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磁州窑会产生这么多瓷枕?”“当时人为什么用瓷枕?”等问题,提醒同学们在思考时不要以现代的经验去分析。同学们纷纷给出自己思考的答案,有认为是防止蚊虫叮咬的、有认为是从睡地面过度而来的、有认为是起凉爽避暑作用的……师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思考着历史的可能性。师生还共同观看了磁州窑纪录片,对瓷器的制作工艺、成型工艺、装饰工艺和烧制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师生探讨瓷枕的相关问题

 
    随后,学院为同学们特意安排了亲手拉坯制瓷和瓷器绘画的体验环节。工匠师傅现场拉胚教学,同学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动手尝试拉坯,却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顺利,不由对工匠师傅的技法更加敬佩。瓷器装饰体验的同学们也进行得热火朝天,有写字、画画、临摹自己喜欢的图案等等。短短的瓷器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对瓷器的制作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拉坯


同学们进行瓷器装饰体验

 
    课外教学的最后一站是北响堂山石窟。其位于邯郸峰峰矿区,坐落在风景绣丽的响堂山(鼓山)之腰,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抵达山脚下时,天色阴沉,秋风凛冽,同学们跟随姜萌老师沿石阶攀爬。抵达石窟时正赶天色放晴,阳光照射到石窟之中,师生都为这眼光映衬下的庄严妙相而感叹。师生重点参观的是大佛洞,这是响堂山石窟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的石窟。窟内进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为正中方柱三壁三龛式建筑形式。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天色渐晚,师生一行踏上回京的路程,虽然疲惫,却收获满满。


师生参观石窟

 
    近年来,我院本科教学实践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通过高质量的课外教学和考古实习,鼓励同学们在具体历史场域中感知历史、学习历史,努力让课堂所学知识能够活起来。此次课外考察同学们对殷商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补充了课堂教学中较少涉及的古建筑、佛教造像等知识,并通过博物馆的参观和动手实践对瓷器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在课外教学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一次课外教学活动收获很大。学院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外教学帮助同学们建立历史现场感,使同学们对相关的历史问题产生兴趣。

文:郑泽宇
图:尹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