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英国约克大学奥列格·贝内施博士做客“人大史学讲堂”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4-07-03 21:07 阅读量:
     2014年7月1日,英国约克大学奥列格•贝内施(Oleg Benesch)博士应邀到访历史学院,在人文楼三层会议室做了题为“从英国绅士到日本武士:武士道的现代发明”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王大庆副教授主持,孟广林教授担任评议。许海云教授、何黎萍副教授、金永丽副教授以及来自多个院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该讲座是历史学院主办的“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五十二讲。


 

     奥列格•贝内施博士出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德裔移民家庭,先后于阿拉斯加大学、日本丽泽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英国约克大学历史系讲师,专长于早期现代和现代日本史研究,特别是思想观念史的跨国界研究和比较研究。本次讲座的主题即为贝内施博士新著《发明侍道: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和现代日本的武士道》(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即出)一书中的有关章节。

    讲座一开始,贝内施博士便反驳了那种将中世纪日本的“武士”(Samurai)和现代日本的“武士道”(Bushido)混为一谈的说法。他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断裂,“武士道”是虚构的、再发明的传统(A Invented Tradition),它形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在甲午海战前的历史文献中很少出现。“武士道”的出现很少得益于日本国内的传统思想资源,而是产生于近代日本同中国以及西方世界的交流互动之中。接着,贝内施博士考察了发明“武士道”的具体过程。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废除了传统的律令身份制,启动了以全盘西化为导向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武士阶层渐趋衰落,“武士”这一概念也被视为是落后的旧秩序的象征。但随着日本同西方世界接触的日渐加深,特别是大批日本学生赴欧美国家留学,他们惊异于欧美社会“绅士传统”对构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从中世纪的骑士社会转变到现代的绅士社会的浓厚象征意味,日本思想界也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骑士道”传统  “武士道”。尾崎行雄的著作《绅士》(1888年)和新渡户稻造的著作《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1899年)就是该时期的代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相继取胜,更增加了日本社会对“武士道”精神的认同,继而构建起日本武士在中世纪时忠诚服务于自己的领主、在近现代社会忠诚服务于天皇及国家的解释谱系。最后,贝内施博士还考察了西方社会对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精神的认知观念的变迁。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孟广林教授对贝内施博士研究中所展现的跨国性视野和比较的方法表示了赞扬,并就中世纪欧洲骑士精神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异同、中国儒家文化传统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留日学生与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兴起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在场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也纷纷提出问题,贝内施博士一一作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讲座结束后,贝内施博士同我院部分师生合影留念。(历史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