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上午,昆山杜克大学助理教授傅知行先生受邀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做学术报告,主题为“崇高的理想遇上痛苦的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中的中国翻译官”。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担任主持,许海云教授、刘贤副教授和几十名同学出席了报告会。
讲座以“王翻译官”在《大公报》的专栏文章与国民政府外事局主任何浩若的交锋为引,对如何评价国民政府为美军培养翻译官的项目进行了探讨。傅先生认为,翻译官在受训过程中树立了宏大的目标,但实际上翻译服务却琐碎且令人失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了翻译官群体士气低迷。
傅先生利用档案等多种资料,详细讨论了翻译官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培训的讲师和管理人员大多来自西南联大,其中不乏如梅贻琦、潘光旦、闻一多等名知名学者。他指出,国民政府培养翻译官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在中美之间搭建文化桥梁,使得中国在美军的援助下提升军事实力,洗去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耻辱。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翻译官的工作却令中美军民都感到失望。翻译官的服务地点一般远离前线,有的翻译人员甚至很少与美军士兵接触。美军士兵对中国翻译官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情绪,翻译官和中国士兵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但翻译官最常见的不满来自于美军的不平等对待。在当时,“耻辱感”使得翻译官在与美军士兵交流时对轻蔑和侮辱十分敏感。傅先生最后强调,翻译官项目的确促进了中美交流,但却并未促进彼此间的相互理解。
短短一个小时的讲座,内容相当精彩,引发了听众的浓厚兴趣。在场师生围绕着“翻译官”群体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及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 ,二战中翻译官扮演的角色的矛盾性,中国人“怀柔远人”的传统和新兴的“崇洋媚外”心态的交互作用,中国翻译官如何对待美军中的黑人士兵,翻译官作为一个群体,在剧烈的环境变化中个体的选择是否具有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傅知行先生对近代中美军事交流史深有研究,他的讲座清晰生动,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都能给听众以启发。听讲的同学们多表示很有收获。讲座在热烈而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图、文:杨亚迪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