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夏明方教授主讲“史学前沿”课程:江山如此多娇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8-06-16 08:06 阅读量:
     2018年6月14日下午,夏明方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江山如此多娇  从‘新中国’话语到‘新’中国史”的精彩讲座。夏明方教授是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专家,曾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7-2008),慕尼黑大学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特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灾荒史、环境史及社会经济史研究。 

 
    讲座伊始,夏教授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进行了再解读。在他看来,该诗上半阙从空间的角度描绘了跨越长城内外之大中华的雄浑壮阔,后半阙则落在了中国的历代统治者身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那么,这多娇江山过去之面相为何?其将来又将呈现出何等样态?前辈学人又是如何去解释中国历史的变迁脉络呢?

     在夏教授看来,国内学者之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化约言之,可分为现代化范式与革命史范式两种。前者当以陈恭禄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与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大纲》为代表,后者以毛泽东先生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及范文澜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为典范。国外学人亦在此领域耕耘多年,成果颇丰。根据其研究之主要理念及方法,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马士、费正清等人为代表,其核心观点为“冲击  反应”模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的社会,并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现代化。只有在西方的外力压迫下,才被迫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第二阶段以柯文、李中清、高彦颐、王国斌、彭慕兰、魏丕信、孔飞力、罗威廉、艾尔曼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前者奉为圭臬的“冲击  反应”模式。在他们看来,前者的观点充满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为此,他们主张在中国发现历史,并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但不是停滞的社会,反而在经济、政治、人口、法律、思想及社会保障等各个层面都孕育着现代化的因素。第三阶段以杜赞奇、贺萧、刘禾、何伟亚、欧立德、罗友枝、柯娇燕等人为代表,他们试图通过后现代与后殖民的方式来解构过去所生成的中国历史话语体系。夏教授指出,这些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在解析中国时存有八大极端性倾向,即:没有近代的近代史;没有中国的中国史;去政治化的政治史;反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史;反殖民的殖民史;去中心化的中心化史;去总体化的总体化史;反建构的建构主义史。

     在廓清近代中国研究范式新陈代谢的轨迹之后,夏教授又对不同范式关注之焦点进行了归纳。在他看来,第一阶段关注之重心在于传统中国有无现代性的问题,第二阶段则聚焦于谁的现代性,第三阶段主要关注中国的主体性问题。纵观学术史的整体演变脉络,可知近代中国研究范式经历了从中国落后论到中国发展论,从中国建构到中国解构的过程。面对如此新的冲击,中国学人不得不起而回答中国的主体性问题。无论是汪晖的从新帝国叙事到“跨体系社会”,葛兆光的从周边看中国,赵汀阳的天下体系与中国漩涡,许倬云的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许纪霖的复线中国,还是刘小枫的汉字文化圈,等等,都可视为当代中国学人重构中国运动的一部分。夏教授又对上述诸位学人的研究理路进行了整体性归纳,在肯定各自的学术努力的同时,又认为他们大都局限于古代中国,并试图超越民族主义,反而未给予现代中国足够的关注。因此,他主张当下的重构中国运动应该把现代中国找回来。此后,夏教授通过《谁是新中国》、《新中国的曙光》、《论新中国》及《新中国的诞生》等书梳理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新中国”话语体系。讲座圆满结束。


文:张小妮;图:张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