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魏坚教授荣休座谈会”于2021年12月30日,在逸夫会议中心报告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李梅田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致辞,常务副院长朱浒、副书记白洁、副院长姜萌与办公室主任吴冰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教授,原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教授,北京联合大学陈悦新教授,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四川大学霍巍教授,吉林大学朱泓教授,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北京大学杭侃教授,南开大学刘毅教授,中山大学郑君雷教授,南京大学水涛教授等多位校外知名考古学者先后发言,他们各自回顾了和魏坚教授多年来的交往和他的考古学术生涯;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师及毕业生代表对魏坚教授创建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科和助力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培养诸多优秀毕业生表示感佩之情。
2021年12月25日,“第四届北京南海子文化云论坛”在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同步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单位和机构主办,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以“古苑文脉润大兴,风生水起耀京南”为题,共研“南海子”文化传承。
12月1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九届辩论赛决赛在明德堂正式举行。历史学院辩论队在接连取得小组赛、八强赛、四强赛和半决赛的胜利之后,成功晋级决赛,再次登上明德堂。历史学院辩论队2019级本科生唐宁馨、吴欣璇,2020级本科生何佳怡出征,与信管—农发学院联队展开最后的胜负角逐,最终荣获亚军。
戴逸,1926年9月出生,江苏常熟人。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系,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48年进入华北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教。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一直在该校执教。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著有《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乾隆帝及其时代》《履霜集》《繁露集》《语冰集》《涓水集》等,主编有《简明清史》《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清史部分等。
为让新生适应进入大学后的专业生活,了解专业相关情况,树立正确的学术导向,历史学院党团委面向2021级全体本硕博新生举办“历史的星空”新生入学第一课系列专业引航讲座,于10月至11月期间先后邀请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专业方向资深教授,介绍治史门径与研究感悟,帮助新生点燃兴趣激活想象,为新生打开一扇研究历史的大门。三场讲座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受邀出席。讲座均由学院团委书记郭相宜主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于11月17日下午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侯衍社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兴涛,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吕学明,常务副院长朱浒,党委副书记白洁,全体党委委员,全体教工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学习。
2021年11月6-7日,第二届全国世界史专业论坛暨“海国图志奖”评选活动在河南大学成功举办。由于疫情原因,原定的线下活动临时改为全部在线上举行。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协办。参加活动的包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数十所高校世界史专业的上百位师生。
2021年10月13日,历史学院召开2020-2021学年班长述职评议会暨先进班集体推荐评审会,会上11个本、硕、博班级紧密围绕“思想引领、遵规守纪、文化氛围、学习风气、同学感情、骨干示范、党建情况、疫情防控”八个主题,就上个学年的班级各项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团委书记郭相宜、各班班长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郭相宜主持。
9月1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与政治实验班开班仪式在明德国际楼举行。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活动。活动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会见了戴秉国。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鹏,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斌,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光斌,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兴涛,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蒲国良,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方长平、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佳伟参加会见。
为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新转入我院的2020级本科生对各项事务的了解,9月15日下午3时,学院于公共教学二楼2119教室召开了2020级本科师生见面会。历史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刘后滨,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浒,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学院办公室主任吴冰,团委书记郭相宜,学生联系党支书单笑斐、陈路出席会议。历史学院2020级本科班24人、2020级强基历史班25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会轮值主席张启轩主持。
为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了解院风院貌,做好学业规划,2021年9月13日上午,历史学院在公共教学三楼3207教室召开了2021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老师、团委书记郭相宜老师、院团委刘洪昌老师,硕士国奖获得者、2021级博士研究生孙祎达同学以及院研究生会主席王棚同学参加会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老师、保卫处李鲜老师受邀出席。历史学院2021级全体硕博新生参加大会,会议由郭相宜老师主持。
2021年9月9日上午,历史学院2021级开学典礼在明德法学楼0301举行。历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资深教授代表杨念群、夏明方、韩建业、陈胜前、孙喆,全体新生班主任以及学院行政人员也来到现场与新生见面。历史学院2021级全体硕博新生,明德书院历史强基班本科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吕学明主持。
2021年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19级和2020级在职研究生15 名同学开始了为期两周的田野考古实习。
6月13日,第23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圆满结束,由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辩论社2019级哲学院本科生刘梓宁、2019级历史学院本科生吴欣璇两位同学组成的辩论队从4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全国32强,最终获得总决赛一等奖。刘梓宁、吴欣璇两人同时获得最佳辩手奖项。外国语学院要新乐老师担任指导教师。
2021年7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专场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学院56位2020届校友返校参加学校学位授予仪式和学院相关活动。同学们上午在世纪馆参加学校学位授予仪式,下午在学院参加班级茶话会。
6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21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在逸夫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历史学院本届183名毕业生即将告别母校,满载着美好回忆,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
2021年6月6日至6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历史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观古鉴今、薪火相传——第四届港澳学子读史知行计划”在我校举行。本次交流活动是2021年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3所高校的27名学员,与中国人民大学13名学员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6月7日上午,人大学员带领港澳学子们参观了校园,并介绍了校园中的建筑景观、历史沿革、师生日常以及校园活动等,展现了人大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为促进港澳学子与内地大学生互知互鉴,强化对于祖国共同历史、文化与血脉的感知和理解,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历史学院依托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万人计划”项目,邀请来自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27名同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13名同学一起组成了第四届港澳学子读史知行计划研习营。研习营于6月7日上午顺利开营,全体学员参加开营仪式。历史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吕学明教授、学校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林媛老师受邀出席。会议由历史学院团委书记郭相宜主持。
仪式开始前,港澳学员们在人大学子的引领下参观了校园,并由人大营员介绍了校园中的建筑景观、历史沿革、师生日常以及校园活动等,综合展现了人民大学中的学习与生活景象。
6月5日下午,历史学院第三届“绎思”研究生学术论坛于人文楼30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历史学院党团委主办,院研究生会承办。论坛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教授,历史学院韩树峰教授、王大庆教授、李光伟副教授、仪明洁副教授五位老师担任评委。历史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吕学明,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老师,历史学院团委书记郭相宜老师应邀参会。会议由吕学明主持。
第三届论坛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受到众多高校同学的积极关注,筹委会共收到大陆及港澳地区35所高校投稿文章共计120篇。经过专家评委会初审,共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的12名同学入围现场答辩,入围论文囊括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考古学等专业方向。
2021年5月30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曹刚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佛教方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多卷本)”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顺利举行。
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馆、首都图书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宁波大学、台州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地的专家学者和领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课题团队报告的框架结构、研究构想、方案进展等重要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