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唐宋历史评论》集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

2021-06-04

近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最新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21-2022)中,我院唐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唐宋历史评论》集刊首度入选。

《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历史刊物,一年两辑。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刊发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以及以述论、书评为主的唐宋史研究学术史梳理。文章形式为笔谈、专论、札记、述评、书评等。目前已出版八辑,在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广受好评。

《新史学》集刊再度入选CSSCI来源集刊

2021-06-03

近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最新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21-2022)中,我所主办的《新史学》集刊再度入选。

《新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孙江、杨念群、黄兴涛担任召集人,采用轮流主编制,致力于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探索当代史学创新的路径。截至目前,《新史学》集刊已经出版了13卷,分别涉及“感觉·图像·叙事”、“概念·文本·方法”、“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再生产的近代知识”、“清史研究的新境”、“历史的生态学解释”、“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历史与记忆”、“医疗史的新探索”、“近世中国的宗教认同”、“近代中国的旅行写作”、“量化历史”、“历史的统一性与多元性”等主题,在学术界尤其是青年学子中产生了越来越积极的反响。

夏明方《文明的“双相”》获选第二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

2021-06-03

光明网讯 6月2日,第二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在京揭晓。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以视频形式致辞,并宣布第三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启动。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玉庆出席活动并致辞。该活动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承办。

举办“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旨在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价值观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意愿,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历史学实践教学与新文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2021-06-02

历史学是一门高度重视实践的传统人文学科,新时代、新文科又对历史学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动我校历史学实践教学,助力新文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与历史学院联合于2021年5月29日在公教一楼1104举办了“历史学实践教学与新文科建设”研讨会。这是历史学界第一次围绕历史学实践教学召开的范围较大、层次较高的专题研讨。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从事历史学实践教学的一线教师、主管教学负责人,与来自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等二十余家教学实践部门的负责人,围绕新时代历史学实践教学的开展与新文科背景下历史学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务实高效的跨界对话。

我院参与科技文化周开幕式暨科技文化体验日活动

2021-05-31

我院参与科技文化周开幕式暨科技文化体验日活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 举行结项鉴定会

2021-05-29

2021年3月28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灾荒纪年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结项鉴定会。本课题于2013年11月获准立项,2014年3月举行开题报告会,2018年8月获得滚动资助,历经六年多艰难攻关,于2020年6月正式提交结项申请,并获准以会议形式进行结项鉴定。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的要求,会议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龚胜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社教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马俊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陈业新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倪玉平教授担任结项鉴定专家。同时,为了更加广泛地凝聚学界智慧,推动课题后续相关工作的完善与提高,课题组还特邀中国地震局高建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景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苏筠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李国荣研究员、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廖生训总监及数字出版部李强主任、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朱正业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学院与正定县文旅局合作协议签订暨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2021-05-21

2021年5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河北省正定县文旅局在正定县文保所会议室举行合作协议签订暨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正定县文旅局局长王鹏、文保所所长房树辉、历史学院副院长姜萌,学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徐怡涛,教师代表赵永磊、张彤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正定县文旅局副局长刘卫娜主持。

在燕赵大地感受古代历史 ——2019、2020级本科生赴石家庄进行历史现场教学考察

2021-05-21

在燕赵大地感受古代历史

——2019、2020级本科生赴石家庄进行历史现场教学考察

文/石婧 图/郑静吟

为了帮助2019、2020级本科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史建立历史感,在学校教务处和河北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5月15日至5月16日,学院组织2019、2020级部分本科生赴石家庄地区开展历史现场教学考察。为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怡涛教授担任课外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姜萌老师、2019级班主任赵永磊老师和本科教务张彤老师担任带队教师。

5月15日早上5时50分,师生一行在人大东门外集合前往北京西站,乘坐高铁前往石家庄。到达石家庄站后,师生一行首先来到井陉古驿道。井陉古驿道西起山西的固关,出土门关,全长七十余公里,是一条由晋入冀、横贯东西的古道,俗称“秦皇古驿道”。井陉古驿道自古以来是河北山西间的一条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保存有清嘉庆年间修建的驿站,一段古驿道和东天门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学前沿”第六讲:跨国与全球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与世界

2021-05-19

4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六讲在公教一楼1503室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特聘教授王立新应邀作了题为“跨国与全球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与世界——兼论中国史与外国史的相互借鉴如何可能”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担任主持,历史学院60余名师生出席,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学科交叉问题”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2021-04-29

“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学科交叉问题”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4月23日下午,“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学科交叉问题”专题讲座在人文楼30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系董国强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马克锋教授主持。



董教授从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发端讲起,指出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也为中国当代史研究开辟了道路。随着大量的鲜活史料的运用和史学观念的变化,当代史研究日益呈现多学科交叉的态势。

董教授依次列举了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魏昂德(Andrew Walder)、王绍光、裴宜理、陈佩华等国内外学者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的方法及重要成果。他认为,当代史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科学和新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题日趋向下,研究视角从精英走向大众;二是著述风格日益偏向专题实证研究,拒斥宏大叙事;三是解释体系发生变化,从传统史学关注人性论、因果论转向对于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的关注;四是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突出表现在信息来源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田野调查、口述史等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者在没有档案的前提下也可以开展史学研究,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史学研究路径。

董教授以“口述史”研究方法作为具体案例,指出口述历史中的记忆偏差问题、样本容量问题、受访者思想变化问题需要研究者重点关注。他还强调,对于档案文献包括日记、书信等原始资料的关注和分析,仍旧是当代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历史学者的“看家本领”。



马克锋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提到,董教授的报告新颖独到,具有高度的国际视野和广阔的学术眼光,指出了当代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同学们提供了当代史研究方法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对于从事当代史研究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希望同学们在领略当代史研究发展趋势问题的同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兴趣。

齐鹏飞副书记调研指导学生社团家书学社

2021-04-2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将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群团工作整体格局,学校领导与学生社团建立常态化联系交流,校党委副书记齐鹏飞与学生社团家书学社建立“一对一”联系,与社团指导老师、社团负责学生交流,关心指导学生社团建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藏唐代西域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顺利举办

2021-04-23

2021年4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孟宪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藏唐代西域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科研处及院系有关领导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隋唐五代壁画墓与中古文化变迁研究” 开题报告会顺利召开

2021-04-22

2021年4月18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隋唐五代壁画墓与中古文化变迁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四楼会议室举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朝西北边疆经略史” 开题报告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1-04-22

2021年4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赵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朝西北边疆经略史”开题报告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以及三联书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故宫出版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课题团队报告的框架结构、研究构想、方案进展等重要问题,展开高质量的指导点评和深入交流讨论。

学院与天津梁启超纪念馆签订合作协议

2021-04-22

2021年4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和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在梁启超纪念馆内举行合作协议签订暨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徐燕卿馆长,马霞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姜萌副院长,教师代表李光伟、赵永磊、张彤和部分2018、2019级同学参加了仪式。当日恰逢梁启超纪念馆开馆纪念日,签约和揭牌仪式是一个独特的纪念活动。

学院与保定四家文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2021-04-22

2021年4月1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保定市莲池书院博物馆、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淮军公所博物馆、保定军校纪念馆四家文博机构在莲池书院举行合作协议签订暨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保定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万进儒,保定莲池书院博物馆馆长柴汝新,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李振龙,淮军公所博物馆馆长康广河,保定军校纪念馆副馆长卜云红,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浒,副院长姜萌,教师代表李光伟、赵永磊、张彤和部分2018、2019级同学参加了仪式。保定市文旅局总工程师李秋占同志主持仪式。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第二讲顺利举办

2021-04-22

4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第二讲顺利举办,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兴涛教授以“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思想自觉之历史回顾与思考”为题作专题报告。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主持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小组第一指导组成员陈璞到场指导。

2021年“史学前沿”第五讲:《瞿秋白的三重世界》

2021-04-20

4月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五讲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道炫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瞿秋白的三重世界”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担任主持,历史学院100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2021年“史学前沿”第四讲:《关于唐宋乡村史的几点思考》

2021-04-20

3月2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公教一楼1503室举行。我校历史学院包伟民教授应邀主讲,主题为“关于唐宋乡村史的几点思考”,历史学院6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暨首场专题讲座顺利举办

2021-04-20

4月7日下午,历史学院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暨首场专题讲座。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兴涛,常务副院长朱浒,党委副书记白洁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小组第一指导组组长张晓京、组员杨默、片区组织员齐畅到场指导。大会由白洁主持。

共631条新闻,分32页,当前第4页  最前页上一页下一页最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