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学活动暨首届十一校“以党建引领走好历史学科人才培养新路”论坛开幕。本次论坛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书写党建引领新章”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十所高校历史学科师生代表参会。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一周年之际,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用党建引领历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全面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特举办此次论坛,与国内高校兄弟院系共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学科的担当与作为。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主题讲座
2023年4月22日14:00,“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主题讲座在人文楼10 层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高精尖创新中心会议室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出席讲座并致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虎学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吕学明主持讲座,十一校师生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吕学明表示,本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学活动暨首届十一校“以党建引领走好历史学科人才培养新路”论坛是落实学校“五学联动机制”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有效方式。希望十一所高校借此平台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沟通机制,共同谋划党建引领历史学科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培养具有正确大历史观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王易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高校师生致以诚挚问候。王易指出,去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在新时代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中国人民大学注入了信念之魂,开掘了发展之源,擘画了奋进之路。我校牢记政治嘱托,在去年10月份召开的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将“党建引领建设工程”列入学校“十大工程”之一。当前,恰逢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一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举办此次联学与论坛,邀请各大高校历史学科院系共话历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新方向,正当其时。希望各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充分利用本次论坛提供的宝贵机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加强前瞻性思维,坚持系统性谋划,推进创新性举措,在交流切磋中互相借鉴、凝聚共识,在党建引领走好历史学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率先发力,久久为功,彰显新时代历史学科的使命担当。
王虎学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拥有了马克思主义使我们站在了科学和真理的制高点上,二是拥有了马克思主义使我们站在了信仰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立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之上的时代选择;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教训、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的深刻警示;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现实证明。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
王虎学指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应“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地拓宽了理论创新的路径,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习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在研究上进一步开拓进取。
讲座结束后,与会嘉宾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前合影留念。
“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主论坛
随后,“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主论坛在人文楼420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吕学明教授主持论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倪玉平以《清华大学历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题,厦门大学历史学与文化遗产院院长张侃教授以《厦门大学历史学院建设与发展》为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云慧以《党建在历史学科发展中的作用》为题,清华大学历史系党支部书记阿风教授以《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开展党建工作》为题,吉林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一博以《如何将党建工作资源转化为学科治理效能的路径探索》为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党委副书记徐翠丰以《厚植学科专业优势,凝心聚力铸魂育才》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以《不忘初心,踔厉奋进,续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篇章》为题先后做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广点评。
分论坛一:“课程思政建设”
本次论坛设三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党建引领团学工作建设”“新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分论坛一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张林虎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副教授顾涛以《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着力点》为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罗敏教授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为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教授以《“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的建设经验》为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凛然副教授以《南开史学与课程思政建设》为题,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马建标教授以《人物·事件·历史:历史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要素》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孟宪实教授以《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杨祥银教授以《口述史与课程思政创新》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光伟副教授以《“大概念”与<中国近代史>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为题先后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朱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宋科点评。
分论坛二:“党建引领团学工作建设”
分论坛二以“党建引领团学工作建设”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团委书记、党务秘书郭相宜主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党建中心主任李俊杰以《新时代基础文科院系如何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为题、吉林大学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芊满以《如何在人文社科领域下的团学工作效能效率》为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刘思佳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引领下的团学组织改革》为题、北京大学历史系2022级博士班团支书李昊以《主线与创新:历史学科团学工作开展》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本科联合党支部书记马紫晨以《党建带团建:有序灵活开展本科团学建设》为题先后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丁莉婷点评。
分论坛三:“新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
分论坛三以“新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黄炯芮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生黄山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青年的国际声音》为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生刘艺帆以《以青春之力助乡村振兴,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生于东滢于东滢以《勇立潮头:“新青年”群体与中国现代化之路》为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生黄晓波以《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笃行者》为题,吉林大学文学院学生曲昭琦以《网络育人视域下高校团属新媒体“青年化”传播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为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屈媛媛以《听君一“习”话:大国外交 青年担当》为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刘紫奕以《青年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表达》为题先后发言,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赵倚仟点评。
下午17:00,论坛顺利闭幕。本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学活动暨首届十一校“以党建引领走好历史学科人才培养新路”论坛的是国内历史学科一流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加快构建历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兄弟高校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走好建设世界一流历史学科新路。
此前,十一校师生代表赴香山双清别墅举办“重走进京赶考路”实地考察学习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依托创建“学校第二批标杆党委”契机,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校党委 “统学、领学、研学、联学、践学”的“五学联动机制”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创新开展“跨地域、跨学校、跨院系”的党建联学活动,以“体制机制一体化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结合、数量质量一体化提升”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同频共振,构建以党建引领思政铸魂的新模式,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立德树人中心大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学院将继续通过联学精神、联动合作、联手发展的方式,将以党建引领学院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向纵深。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