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历史学院组织开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参访活动,学院党校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院参加。此次考察作为历史学院党校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促进院党校成员端正入党动机,树牢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进一步引导史院青年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到达博物馆的门前,学员们集体合影,留下这难忘的瞬间。
同学们步入“京华通惠·运河永济”的展览,聆听公众讲解,4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让他们穿越时空,感受大运河的沧桑巨变。
随后,学员们开始自主参观,大家穿梭在博物馆的各个展陈之间,探索知识的奥秘,思考历史的深意。
结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参观后,学员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北京城市图书馆。
专题展陈和游客参观演出厅成为了他们新的探索领域。在这里,他们不仅感受到经典艺术的力量,并通过亲自检索北京城市图书馆系统,与新时代新科技近距离接触。
参加此次考察的2023级硕士一班的徐科宇谈到:“漫步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我轻抚过历史的涟漪,感受着古都与水脉的千年对话。我自小在浙东运河的怀抱中长大,本就对大运河的历史抱有深厚的感情。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的展陈,仿佛让我们这些参观者听到运河岁月的低语,触摸运河历史的脉动;也使我这名来自遥远的吴越水乡的学子,感受到了一种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这是一条连接南北、贯穿古今的河流,也是一条真正有生命力的河流。穿梭于光影交错的展览中,我在深化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认识的同时,始终满怀着对它的敬意。”
2023级硕士三班刘兰表示:“参观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千年运河的脉动。大运河不只有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深刻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走进基本陈列的第一单元,我被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所吸引,展示了大运河从史前史前至南北朝(约70万年前-公元581年)北京与水的关联。北京,这座山水环绕的古都,数条大河蜿蜒而过,滋养着这片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当我读到清代通政司副使王维珍的诗句'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时,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这不仅是对运河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大运河历史地位的肯定。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讲话提到,“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道,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见证了历史,承载了文化,连接了南北,促进了发展。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传承这份宝贵的遗产,让大运河的文明之光永远闪耀。”
2022级强基历史班刘捃挚表示,“走进北京城市图书馆,感觉浮躁的心顿时沉静下来。仿佛置身于学海的浪涛中,向上是攀登知识的高峰,向内是深挖宇宙的奥秘。馆藏图书浩如烟海、触手可及;自习空间宽敞明亮、安静有序。有干净卫生的洗手间,有先进便利的电脑,有服务群众的电梯。员工们举着可爱的“安静”告示牌随时为访客答疑。访客们三三两两或品书或自习,一同共享午后的惬意时光。在我的身后,是和我一样热爱知识的人们。越来越多的我们开始喜欢通过阅读来度过午后,开始喜欢通过学习来享受人生。”
历史学院党校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实践活动顺利结束。这次集体学习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旨在增进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市现代艺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