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党团工作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85周年校庆分论坛 “学术期刊与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顺利举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10-03 22:10 阅读量:

2022年10月3日下午,由历史学院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85周年校庆分论坛“学术期刊与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在人文楼300会议室顺利举行。《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考古学报》、《史学月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清史研究》等国内重要史学期刊的相关负责人及历史学院师生共四十余人与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致欢迎辞,对与会的国内各知名期刊负责人表示欢迎。他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着重强调的“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和202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所作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判断,指出学术期刊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风向标,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历史学深受以学术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的影响。在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史学研究及其评价体系亟待在平衡专著出版与论文发表,既“破五维”又要强调高质量论文发表之间寻求新的发展思路,也亟需史学界特别是重要史学期刊同仁共同思考和讨论。

(朱浒致欢迎辞)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吕学明主持了第一时段的研讨,汪朝光、杨共乐、仲伟民先后发言。

(吕学明主持第一时段的研讨)

《世界历史》前主编汪朝光以“历史学期刊建设之我见”为题,指出历史学期刊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应注重五点平衡,第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平衡。历史学论文不同与其他学科,往往具有长线影响,学术价值非常重要,但完全不考虑现实价值也不现实;第二,约稿和投稿的平衡,建立正常有序的约稿机制非常重要,近年各期刊流行的圆桌论坛是一种可以兼顾到投稿与约稿的较好形式;第三,“内”与“外”平衡,中国的史学期刊要走出去,可以尝试刊发国外学者的原创文章,既包括英文世界的,也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等邻近区域的研究群体;第四,反映学术研究现状与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的平衡,关键是学术评论;第五,编、审之间的平衡,要重视外审意见,但也不要把外审神圣化。

(汪朝光发言)

《史学史研究》主编杨共乐回顾了《史学史研究》期刊的发展历史以及白寿彝等一批前辈学者在《史学史研究》创刊及其在构建中国史学史学术体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强调了《史学史研究》在中国通史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上所发挥的阵地作用,阐发了史学史研究与新时代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之间的关系。他着重提到了老一辈史学家对于学科体系建设的前瞻性规划,强调了知识体系建设要有标志性成果和学派,同时要重视培养具有贯通性、会通性的战略规划家。

(杨共乐发言)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仲伟民围绕“健康的学术生态离不开学术评论”提出五点看法,第一,做好学术评论不容易。书评难写、费力,商榷、批评尤其难,这与学术生态不够健全有关,需要群策群力来改变;第二,学术评论、学术评价以及学术期刊评价之间的关系,期刊可以主动进行一些策略性的调整,以有利于书评进入评价体系;第三,健康的学术评论是一个国家形成健康的学术共同体的重要标准,除了书评之外,也包括学术评审;第四,学术评论应该坚守学术本位,带有个人偏见去进行评议,或是对批评持有零容忍态度,都是偏离学术的表现;第五,学术期刊要在健全学术评论生态上发挥积极作用。

(仲伟民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胡恒主持了第二时段的研讨,李大龙、魏众、刘文鹏先后发言。

(胡恒主持第二时段的研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李大龙以“如何认识‘边疆’: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为题,介绍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在强调历史研究和现实问题结合上的独特性,进而讨论了边疆与中国等基本概念的厘定及其与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他列举了学术界关于中国疆域问题的多种说法,深入剖析了各种理论方法的利弊,呼吁建立边疆历史研究中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重视边疆话语体系建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海疆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

(李大龙发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众以“结合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来理解知识体系构建”为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民国以来经济学在中国学术界生根发芽的历程,特别是经济思想的变迁过程,阐述了各个时期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形成的背景与特点。当下中国正面临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难题,他借用郑永年在《中国的知识重建》一书中的提法,指出了知识体系是最强软实力,当下各种经济学知识体系都面临难以有效解释中国问题的困境,呼吁中国经济史学界努力推动建立一套新的知识体系并推向国际思想市场去竞争。

(魏众发言)

《清史研究》主编刘文鹏以“学术评论与清史学科建设”展开发言,他提出近年来各专业领域先后出现一些以评论为名的期刊,代表着学术界一种新的风向,好的学术刊物不仅要展示本学科的学科成果,也要起到学术总结、学术引领的作用,而学术评论是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关键一环。他谈到了《清史研究》在发展学术评论方面的倡议,并从特约书评、注重跨学科成果的归纳、提炼学术论题方面提出了开展学术评论的设想。

(刘文鹏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张林虎副院长主持了第三时段的研讨,陈奕玲、赵广军、黄益飞、窦兆锐先后发言。

(张林虎主持第三时段的研讨)

《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副主任陈奕玲介绍了《中国史研究》在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和成果,重要的有加强史学期刊的理论探索,如设置“唯物史观和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专栏等;设置“学科前沿”,展开对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对话、人类文明进程等宏观问题的讨论。除此之外,《中国史研究》每期也设有卷首语,概括当期论文内容,提炼史学关切主题,引领学术发展。

(陈奕玲发言)

《史学月刊》杂志社副主任、副主编赵广军做线上发言,围绕“使命”、“践行”、“担当”、“平台”、“展望”五个方面,以丰富的数据统计,介绍了《史学月刊》在史学新青年的发展和培养上的贡献,强调了《史学月刊》“培养新人的责任意识”,强调了对青年作者的重视和发掘是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赵广军线上发言)

《考古学报》编辑部主任黄益飞介绍了《考古学报》的发展建设历程,指出考古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建设”与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的内涵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考古学先后组织的两次集体学习与重要讲话,为中国考古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指示了方向。《考古学报》作为考古学界的重要期刊,除了要更加重视考古报告的刊发与编辑之外,还要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应用。

(黄益飞发言)

《历史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窦兆锐在“构建新时代中国史学知识体系的几点浅见”发言中,强调“自主”是知识体系构建的重点,历史研究不能忽视其时代性。在构建新时代中国史学知识体系中,仍然要注重对唯物史观的把握和应用,这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结果和要求。历史研究同样需要批判性,而当下学术评论的生态仍然需要继续完善。

(窦兆锐发言)

《清史研究》编委会主任黄兴涛主持了圆桌讨论。

(黄兴涛主持圆桌讨论)

大家围绕着会议主题,就专业期刊如何在三个体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围绕着“学术评论”如何有效开展畅所欲言。黄兴涛指出这次论坛的举办,既是庆贺中国人民大学85周年校庆,也是邀请各知名史学期刊就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发展、期刊发展怎么有效结合起来而进行的专门研讨。黄兴涛介绍了他早年刊发的关于期刊学术评论的设想,并特别指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必须处理好与外来新知的关系。近代以来西方传入的现代知识、理论,许多早巳融入中国学术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自身优秀传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的是新的多重自觉和理性反思。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