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党团工作 > 正文

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文明|“历史的星空”系列讲座第二讲回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1-03 20:11 阅读量:

2021年10月2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的星空”新生入学教育系列引航讲座第二讲在公教三楼3402教室顺利举办。本场讲座由考古文博系韩建业教授主讲,题为“作为历史学的中国考古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白洁受邀出席。团委书记郭相宜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郭老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韩建业教授的学术经历及主要学术成果,并重点强调了开设本次讲座对于历史学院本硕博新生的“专业引航”功用,并特别鼓励硕博新生在分析文献史料、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要具备宏观学术视野,养成将个案研究融入到学科发展方向中的思维习惯。

韩建业教授的讲座包括“什么是考古学”、“作为历史学的中国考古学”以及“考古学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三大主题。韩教授首先介绍了考古学的学科定义:考古学属于人文学科,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学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具有浓厚的自然科学属性,因而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随后,韩建业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考古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及考古学的多种分类方式,并启示大家思考“考古”概念的宽泛意义。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韩教授认为考古学在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对世界文明贡献等方面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正迎来广阔发展机遇。韩老师着重指出,在加大对考古学科关注力度的同时,必须将考古学置于历史学的视域中。历史学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全面深入的考古学研究是广义历史学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历史学者对上古文献记载的研究逐渐深入,逐渐发现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为考古学承担复原中国上古史重任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中国考古学本身也有结合文献记载以证史、释古的传统。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优势,只有把二者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厘清揭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任务。

在“考古学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部分,韩教授基于文化上“早期中国”的理论构架,分析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四大阶段,即距今8000余年前裴李岗时代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6000余年前庙底沟时代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距今5000余年前中华文明形成期和距今4000余年前中华文明成熟期。随后,韩建业教授展示了关于上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石峁遗址等文化遗迹的考古发掘成果,揭示出中华文明独有的演进历程。壮美的考古发掘现场也引发同学们阵阵惊叹,激发了同学们关于田野考古的向往。

最后,郭相宜老师就讲座作简单回顾。郭老师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经历,指出新时代考古文博专业人才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各级文博机构对于专业考古学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持续上升型态势。郭老师鼓励大家在考古文博领域开展学习与研究,为考古文博研究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历史的星空”系列讲座第二讲在现场同学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