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园地 > 正文

观古鉴今,薪火相传|王子奇老师受邀为港澳学子开设《中国古代建筑概说》讲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0-18 12:10 阅读量:

10月18日上午,第六届“港澳学子读史知行计划”研习营在人文楼300会议室举行第二场专题讲座,由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王子奇老师为学员们讲授《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讲座伊始,王子奇老师指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住”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一两万年前,人类开始营建居室;随着观念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一两百年前出现了现代化建筑;发展至今,各种现代化建筑层出不穷。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诸多关于建筑设计理念的记载。建筑的核心是空间,除此之外,其也承载着审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宏观上对比中外重要建筑可以看出,不同的文明会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如北京颐和园、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印度桑奇大塔等,透过这些建筑,自然使人联想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这些建筑业已成为不同文明的象征。《弗莱彻建筑史》一书中也提出“建筑之树”的概念,书中将建筑风格分成两类,即“历史性风格”和“非历史性风格”,前者主要指西方建筑,后者主要指非欧洲建筑文化,如印度、中国、日本、美洲等地的建筑风格。

就具体建筑来说,不同的建筑之所以能被人们迅速识别,是因为其具有不同的元素,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铺作、斗拱、柱子、平梁、台基等,这些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中国古代建筑有着由“简”到“繁”的演变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体量不断增大,结构也随之复杂,进而反促建筑经验的总结、技术的进步,并在宋代出现了建筑设计的集大成之作——《营造法式》,形成了一整套设计理念和营造法则,这对中国后来的建筑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王老师接着以北京的四合院、故宫建筑群为例,剖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讲座最后,王老师总结道,中国建筑构造技术具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构造特点,一方面,是“以木材为主要构材、以斗拱为关键结构、利用架构制之结构原则”;另一方面,在设计观念和思想上,“不求原物长存、着重布置规则、重视建筑之术的师徒传授”。中国历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艺术的大宗遗产。今天的建筑师在掌握现代工程技术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如此才能够创造出具有民族特点的中国新建筑。

进入师生交流环节,王老师详细回答了研习营学员关于全球化对建筑的影响、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唐代以后斗拱变化趋势、不同国家的现代建筑是否受到本身文化传统的影响等问题,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通过王老师精彩的分享与介绍,学员们充分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设计理念等内容,对古代建筑的一些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