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下午,历史学院于立德楼703教室举办第二十五届“创新杯”推荐作品答辩评审会。本次答辩会邀请到历史学院院长朱浒教授、历史学院刘文远副教授、历史学院任冠老师作为评审专家。本次答辩会一共有4组同学参与,各组同学在10分钟内进行研究陈述,随后由评审专家进行提问与点评,并从项目选题、项目完成度、创新与学术意义三个方面给出得分。
第一组《“戏”说历史:中国历史类游戏与公众历史认知的互动——以〈王者荣耀〉、〈江南百景图〉和〈三国杀〉为例》首先对"历史类游戏"概念进行界定,进而以三个有代表性的游戏为例,从游戏玩家、历史学专业学者、游戏设计者三个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历史类游戏与公众历史认知的互动,并就如何平衡中国历史类游戏的严肃性与娱乐性提出建议。三位老师对选题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给予肯定,同时建议增加数据支撑和量化分析。
第二组《历史上瑶汉交流与瑶族宗教信仰的演变》通过对瑶汉之间的交流互动来分析瑶族宗教信仰转变的因素。该组认为瑶汉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交流互动促使了瑶族宗教信仰的演变。评委老师对于该组的选题提出了诸如文献、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建议,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鼓励同学们进行更为清晰的时间线索描述。
第三组《游牧民定居如何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基于新疆博乐市的口述史调研》在新疆博乐市展开口述史、问卷调研,通过与档案文献的对比互证,勾勒出新疆游牧民定居的历史进程。并着眼于定居前后的语言变化,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机制。三位老师就游牧的具体内涵牧民定居与语言变迁的关系、调研的普适性提问,并给予指导。
第四组《从纪昀诗文看乾隆中叶乌鲁木齐农业政策与屯垦群体》基于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和《阅微草堂笔记》这两部作品,诗史互证,以诗补史,从农业开发、屯垦群体及社会风貌三个方面依次展开分析。该组关注到官修史料中不受重视乃至形象缺失的基层社会主体,对其生活实况及影响进行了重点探究。
在各组展示、答辩、打分流程全部结束后,根据《第二十五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指引》,现将获奖作品公示如下: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