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清晨,大巴车缓缓驶出西门,历史学院2021级本科同学们向柏人城进发,开启了紧张充实的考古实习。
初见柏人
进驻基地,秣马厉兵
柏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的双碑乡。柏人城春秋晚期属晋;战国时期属赵国,是仅次于邯郸赵王城的第二大城市。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废于洪水,故地下原址保存较好。柏人城遗址城墙现存部分高达6—7米,周长8000多米,占地面积约4平方千米。2013年柏人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地选址在柏人城遗址内的亦城煤矿,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基地建设充分考虑教学实习、科学研究、文物保护、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配置有多功能教室、文物资料整理室、文物库房、图书阅览室、考古实验室、报告厅等,提供宽带、多媒体、远程授课等教学服务。
柏人城考古实习基地计划运营十年(2022~2032),今年是第二个年头。经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申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本年度计划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项目领队为中国人民大学李梅田教授。截止目前,已在柏人城遗址布设5米×5米探方16个,发掘出大量遗物以及房址、灶址等重要遗迹。
本次考古实习在李梅田、吕学明、张林虎、仪明洁、魏镇、王子奇、吴晓桐等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们在学习与生活上都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进驻基地后,首先讲授《田野考古学》的理论部分,为田野考古实践打下基础。发掘工作以考古专业同学担任组长,与中国史、世界史专业的同学组成各探方小组,领取手铲、手套和防潮垫等装备,做好上工的准备。
考古发掘
披沙剖璞,铲著文章
溽热的八月里,考古工地热火朝天。
作为考古萌新,同学们边干边学,毫不怯场。面对用铁锹下地层,推独轮车这类重体力劳动,从未逃避退缩,而是挥汗坚持;原本极不协调的下铲动作变得轻松自如,原本东倒西歪的独轮车变得稳稳当当。修壁、刮面、画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使用手铲的技法也从生疏到精熟。
考古是一门与科技紧密结合的科学,也是门“涨技能”的学问。任何技术创新都可能对田野考古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前些年还在使用的全站仪如今已更多变成易于上手的RTK。运用考古技术课上学到的测绘技术,同学们扛着RTK仪器在隔梁上“合纵连横”、四处奔波,打下电子坐标,待到导出坐标后再使用CAD技术拉线建模,将难以测量的考古工地变成直观清晰的三维电子模型。除了RTK,部分同学还熟练地掌握了无人机技术以拍摄探方平面图,让搭梯子向下拍摄遗迹俯视图的艰苦日子一去不复返。
虽然有了科技的加持,但考古人的老本行还是必须练,老手艺、基本功不能丢。实地手绘遗迹图就是考古必备技能之一,它曾让众多同学叫苦不迭,也曾让他们收获满满的成就感。绳绑签子、插定基线、夹紧皮尺;摆好卷尺、测量点位、换算比例……看似简单的一系列操作在烈日的烘烤里、在工地的嘈杂中、在蚊虫的骚扰下、在复杂的遗迹前变得异常困难,米格纸上呈现出的线图终究与真实的遗迹存在差异,更加重了绘制的烦躁感。但只要坚持到画完最后一笔,当看到整个遗迹跃然纸上,成功时的自豪便会将绘制时的烦躁打消得一干二净。虽然过程尽是繁琐,但成果绝对丰厚,这就是考古绘图的魅力所在。刘雨祁、杨大为的探方各发现了一座疑似房屋基址,吴睿思的探方则清理出了一条可能的砖石路,三者都属于较复杂的陶、砖、瓦堆积,于是这三个探方率先体验了难度极高的绘制,尝尽了考古绘图的酸甜苦辣。
除了较大规模的遗迹,同学们还揭露了不少较小但依然重要的遗迹。葛子萌、张梓睿、地娜热阿、阿丽娅四个小组的探方便是“灰坑模范方”,辨别并发掘了多个灰坑。频繁刮面、仔细观察土质土色的变化、识别叠压打破关系,这四个探方的同学们将书本上的灰坑发掘要领真正运用到了田野考古现场,虽然起初有困惑与失误,但在老师的指导与演示下,他们逐渐能够“知行合一”地分辨出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察觉的灰坑,积累了丰富的实地发掘经验。
夯土是最为重要的考古遗迹之一,它可能暗示着大型建筑的存在,有规律、大面积的夯土在柏人城去年的发掘中便已出现。而随着康春燕方中的夯土首次被识别出来,包括郭颐、秦清华、刘思彤、吴丽蓉、章逸凡的探方在内的六大探方便开始了今年的“夯土探寻计划”。在聆听了老师的讲解后,各方不辞辛苦地一遍又一遍刮着面,回想着夯土的特点,寻找着夯土的踪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几天的刮面后,六大探方最终找出了夯土的范围与界限,为日后进一步的发掘奠定了基础。
整理工作也是田野工作的重要一环,而编号与记录则是整理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每个陶片编织袋、每个小件收集袋,每次用RTK仪器、每次写探方日记,都离不开编号与记录,因为它能以最简洁明了的格式诠释收集物的全部关键信息。写编号时,同学们从最开始的随心所欲,到写一个字看一眼模板,再到“疾风知劲草”式的轻车熟路,折射出的不仅是熟练,更是对考古整理工作的重视。同学们还都参与了出土的陶片清洗归库工作。将亲手发掘的陶片从袋中取出,“自将磨洗认前朝”。看到齐整整摆在院子里的陶片,丰收的喜悦油然而生。
有的探方收获颇丰,有的探方略显寒酸,但“证明这里有些东西”并非考古学唯一的终极答案,与之相反,“证明这里没有东西”同样体现着考古学耐人寻味的辩证意义。大家依然怀揣着热情,干劲十足地迎接每天的上工,正如老师的教诲:“秉持敬畏之心,慎重对待探方里的每一锹土,认真写作每一天的发掘日记,仔细绘制每一个遗迹。我们始终在低头寻找,但是怀着仰望之心。”
基地揭牌
筚路蓝缕,大礼告成
8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柏人城考古实习基地启动仪式在河北隆尧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张凌,邢台市副市长、隆尧县委书记王文玉,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建勋,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以及邢台市、隆尧县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院党委书记吕学明、教务处副处长苗苗、学工部副部长高梅红、团委副书记钟雪丹及中国人民大学驻考古实习基地全体师生参加启动仪式。由王文玉书记、朱浒院长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柏人城考古实习基地揭牌。
经过两年的辛苦建设,柏人城基地已经走出疫情期间的困厄。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隆尧县有关方面的通力合作下,柏人城田野考古实习基地日渐完善,稳定运行,为考古工作提供了越来越优良的环境。基地揭牌仪式是柏人城考古工作的又一块里程碑。
外出考察
行走燕赵,访古寻幽
在紧张的考古工作之余,同学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两次外出考察。
8月20日,仪明洁老师、王子奇老师和求芝蓉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隆尧县考察。师生先后参访了唐祖陵和隆尧碑刻群等名胜古迹,在隆尧县博物馆和尧山壁文学馆感知尧乡大地的千年文脉。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之外,隆尧县知名企业今麦郎也让大家印象深刻。精致大气的今麦郎印象馆、高度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配套齐全的园区表现出今麦郎“产业报国,造福社会”的企业文化。
8月25日,全体师生来到正定县考察。正定古乃神京锁钥,北方雄镇,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考察首站是隆兴寺,研学老师带领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摩尼殿、转轮藏阁和毗卢殿等建筑,讲解关于隆兴寺的建筑史、宗教史和地方史知识。随后,师生参观了华北大学旧址。华北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同学们回顾了华北大学“培养万千建国干部”的光荣历史,更坚定了先锋闯将的时代担当。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行走在正定的古街古巷,古塔古城,感受无处不在的历史气息。
基地生活
劳逸结合,异彩纷呈
外出考察徜徉大千世界,基地内的学习生活同样丰富多彩。
实习期间的学习不止于考古。8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了第一届柏人城考古实习学术分享会。口述史、世界史、考古学与古代史四个方向的九位同学各展风采,汇报他们的原典读书报告、小创成果与课程论文,伍婷婷老师、宁雅老师、张亦冰老师和魏镇老师为同学们作点评。分享会提供了思想的交流碰撞的契机,老师们精到的点评更成为同学们继续进步的动力。
同学们还在柏人城度过了美好的课余时光。大家一起制作陶器,用陶泥和水实现创意,在陶窑旁守候“柏人第一炉”的诞生。共同举办生日会,一起包饺子切蛋糕,给八月过生日的同学们唱生日歌。晚上的公共空间总是有丰富的娱乐活动:在沙发上围坐,玩几局狼人杀,呼朋引伴凑一桌麻将,用欢声笑语为劳碌的一天结尾。
来到基地之后,运动设施也“添丁进口”。新装的健身器材成为了同学们放松、谈心的好去处。晚饭后,乒乓球桌、篮球架旁、羽毛球场总是热闹非凡。在基地的最后一天,爱打球的孙大爷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了一场五人制篮球赛。激战四节后,大鹏展翅队战胜柏人诸侯队取胜。虽然球场不是标准篮球场地,但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尽情挥洒着对篮球的热爱,享受运动的快乐。
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分担困难,分享快乐。柏人城考古工作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日子都因彼此而美好。
9月1日,非考古专业的同学不舍地分别了自己的“方长”们,先行返回校园。校车在世纪馆北门缓缓停下,白洁老师和张林虎老师前来迎接同学们,与同学合影留念。为期25天的考古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大巴车回到了原点,在亦城村短暂而灿烂的时光已至终章,被填进回忆的书册。当时过境迁,相信你还会记得那个青纱帐里的夏天,一群少年走进乡间辽阔的天地,躬身找寻历史的遗踪。
你会记得,那天黑云翻墨,狂风大作,闪电和暴雨现身前,我们匆忙地躲避扬沙,撤离工地;
你会记得,那天暮光霭霭,河水漫漫,落日晚风间,我们在草地上奔跑,翱翔的鸟儿与我们为伴;
你会记得,那天夜深人静,云开月明,伴着虫鸣谱成的夜曲,我们用相机为朗月留影……
考古实习期间那些简单微末的快乐,也如点点珍珠般闪烁。几天的刮面终于有所发现;探方里又出来一个稀奇的小件;赤日炎炎的下工路上,从柏得利超市买的一支雪糕;在食堂的第一口冰汽水、第一口冰西瓜;一块一串的河边烧烤;偶尔进城时的一顿大餐……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洋溢成这个美满丰实的八月。
某一瞬,当你关于柏人城的回忆翻涌而起,请你驻足于此,款款回眸,再掬一捧泜河夕照,撒向那片我们曾经行的土地。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