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陈胜前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发布者:历史学院 发布时间:2015-04-04 20:04 阅读量:
     2015年4月2日下午14:00,应历史学院邀请,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陈胜前教授做客2015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史前一万年:中国文明之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主持,学院张林虎老师和几十位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开始前,陈教授首先提出了本次讲座所探讨问题的背景。陈老师认为,既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李鸿章也曾指出中国正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而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说,约一万年前是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时期,这一变化同样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在过去关于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问题认识上,长期存在着中国文明是早熟的文明和黄色文明的误区,这一点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一万年前的历史。最后,在当今现代化进程中,重建中国文化的认同离不开对一万年前的中国历史的审视,对一万年前后的史前史的描述,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主要历史时段的关键变化,理解人类历史变化机制,重新理解中国文明的根基和当代历史进程的意义。

    陈教授的讲座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文明的线索,他通过表格为大家展示了人类社会演化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狩猎采集阶段、农业生产阶段、工商业生产阶段。而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阶段的过渡,则主要在于农业本身的意义,它是文明的基石、人口、城市、文字、国家和文明等诸多要素的集合,陈教授还以巫为例,指出他们作为精神文化的生产者,只有在能够负担起他们的农业时代才能存在下去,这也是农业文明区别于狩猎采集文明的重要一点。第二部分陈教授着重指出了农业是什么和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农业意味着定居、植物驯化、动物驯化、新的生态关系以及新的社会组织的产生,约一万年前,人类历史发生的关键变化就在于在继续狩猎采集的基础上,渔猎采集和农业也开始发展起来,不管是植物的驯化还是动物的驯化都是农业发展起来的标志。第三部分陈教授用理论模型为同学们勾勒了农业起源的原因。人类食物获取的演化趋势是能量最大化,金字塔式的食物层让人一目了然。而定居的发生则遵循着舞池模型,陈教授将动物驯化比作两个人成为好朋友的过程,兴趣相投(适合驯化)、经常在一起(有这样的物种)、努力的结果(人工选择)三者缺一不可。相比之下植物的驯化则遵照广谱和强化两个要件,前者意味着吃平时很少吃的东西和寻找一切能吃的东西,后者意味着把不容易吃的加工成能吃的和收集处理起来麻烦但产量大的食物。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陈教授总结农业起源的动因无外乎“我要吃饭”和“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两个原因,而在史前一万年的农业发展中,前者的作用更重要。 

    在第四部分,陈教授进行了模拟研究,即假设狩猎采集者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将会怎样,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分析,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他首先分析了狩猎采集者的文化生态学:狩猎采集的古今一致性(都不生产粮食);制约因素(环境因素,热量,二氧化碳等等);跨文化比较的可行性,然后在地表净生产力、可食用植物量、完全依赖陆生资源的狩猎采集者的人口密度、文化生态区的划分、环境温度约束等各个方面,逐一分析并画出了大致的分布图,而事实证明,在预测与检验环节得出的结论与考古材料高度匹配,这也印证了理论研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在第五部分,陈教授重点探讨了农业起源的初始条件。他用多幅地理分布图、大量考古调查与数据表,描绘了狩猎采集者的最佳栖息地,指出一般条件下,河流中游是狩猎采集者的最佳栖居地。同时,环境初始条件中生态交错带是优势与劣势并存的良好地区,它的优势是资源丰富,但最大的成本则是不稳定,不管是燕山南北还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交错带,如何稳定都是最重要的,而农业正是一种稳定性策略,也就是在不稳定环境中寻求稳定的出路。初始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古季风条件的变化、季节性与植物生产、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等等,而应对这一变化的最佳策略就是储备,一万年前的史前史已经具备了农业起源的初始条件。 

    第六部分是农业的前奏,陈教授主要从要素禀赋的积累出发,探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EUP)适应方式的分化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LUP)末次盛冰期的出现与结束,并详细分析了细石叶工艺的起源与消失问题。总的来说,分化并不是一夜发生的,而是经过长期历史积累的,陈教授以华北文化适应方式的分化为例,分析了这一地区农业文明的显著变化,包括工具的选择、地区流动等等。尤其是细石叶工艺的分析,主要从标准化、时空分布、起源地带等方面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遗存分析来解释了农业起源前的要素积累。 

    在第七部分中国的模式中,陈教授主要以新旧石器时代过渡期遗址为例证,详细比较了不同地区的器物、遗址结构、动植物遗存等,尤其是中国与西亚农业起源遗存的特征比较,从而得出了中国农业起源的六大特征:即1.自生性: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缓慢成熟,前后经历七八千年,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形成涌现式的爆发。2.双生性: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构成。3.没有足够证据表明黄土是中国农业起源的充分条件。华北地区最早起农业并没有起源于黄土高原,而是山麓与盆地边缘地带。4.中国早期农业以作物农耕为中心,动物驯养服务于作物农耕,相互补充,而西亚则是矛盾的。5.史前农业从山麓向平原地区扩散,明显的地理指向性。南北两个中心互相补充,成为中国文明五千年联系发展缓冲空间,在中原文明崩溃之后,能够在南方获得部分保留。6.边远地区海存在其他农业生产形式与适应方式。燕山以北、岭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周边地区发展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这构成后来中国文明从群星璀璨到向心辐聚的重要原因。 

    在第八部分,陈教授提出了农业起源在不同地区的多样选择,这是一种地区性的文化适应。燕山南北属于徘徊农业的十字路口;华南地区则是但开风气不为先;东北地区生存着最强悍的狩猎采集者;西南地区是最后的狩猎采集者集聚区;青藏高原最早的拓殖者更可能是农民。
 

     在最后,陈教授再一次指出,回顾史前一万年,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其实不外乎充满弹性的文化适应;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自然与文化因素的双重作用;规律和历史的细节等,他认为,认识史前一万年,就是在现实中沉思历史,在历史中理解现实。

    讲座最后,在场的同学们踊跃提问,对陈教授报告中关于农业起源的特征、史前一万年的人口情况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教授也一一耐心解答,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陈胜前,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考古学理论、考古学史、农业起源、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史前艺术、考古教育等,译有《追寻人类的过去》、《考古学关键概念》,著有《史前的现代化》、《思考考古学》。 

清风学社供稿(文:杨晓丽/图: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