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宇蒙,沈克坚
2018年9月8日,刘未老师和七位本科同学顺利从港返京,标志着我院本科生访问团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交流活动顺利结束。此次活动本着“学术交流、视野开拓、教学创新”的原则,选拔历史学院“本科生论文大赛”、“实践主题月征文大赛”获奖以及学分绩优异的七位同学前往香港参加交流活动。本次访学团由刘未老师带队,7位参访同学分别是:历史学院15级本科生胡晓纯,黄学文,曲宇蒙,陈国鹏,仇岩,孙钰祺,以及17级本科生沈克坚。
(一条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朋友圈”)
9月2日,同学们在刘未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香港历史博物馆与香港文物探知馆。刘未老师对于香港本地的考古遗存有着较深入的了解,为同学们深入浅出的讲解香港考古的过去与现在。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地区考古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还更清楚的认识到自青铜时代以来,香港与华夏文化核心圈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恰逢大英博物馆的“奢华世代”东地中海文物展在港开展,由此给了同学们一个近距离接触世界珍贵文物的机会,大家都认为收获颇丰。
(刘未老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为同学们讲解香港地区考古遗存)
9月3日,访学团正式在香港中文大学展开学术访问活动,一行人受到中大学生交流处的热情接待。随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师生代表与我院师生们展开了座谈。系主任黎明钊教授向我校同学介绍了历史系的基本情况,林永昌、贺喜教授分别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由内地进入中文大学的同学也分享了在中文大学学习生活的感受。经过座谈,同学们拓宽了眼界,也感受到香港中文大学这一世界顶尖大学的良好学术氛围。
(交流团师生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黎明钊教授等合影)
下午,同学一行人参观了考古实验室。在了解了高分辨率显微镜对铁器陶器切面的显微观察可以获得的大量信息后,同学们更深入的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巨大价值。随后同学们开始在中文大学随堂旁听。林永昌教授的《中国文化遗产导论》,李培德教授的《中国近代银行史》,以及Atha教授的《香港考古》等中英文课程都让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港中大方面也安排了参观文物馆与图书馆的行程,恰好文物馆正在进行景德镇近期出土明代中期瓷器展,所见的大量瓷器残次品更是让同学们了解到了瓷器制作背后的流程,拓展了知识范围。而中大的图书馆体系之完善和设施服务之周到,也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参观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9月5-7日,一行8人来到香港科技大学进行交流活动。5日上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丁冠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科大图书馆。中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Campbell(康文林)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他先是介绍了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科简介、师资力量及招生计划,之后请同学们自由提问。同学们就教学制度、培养方式等问题与Campbell教授进行了深入交谈,感受到了科大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思维方式,气氛十分融洽。随后,同学们倾听了James Lee(李中清)教授关于大数据历史研究方法的讲座和商学院的讨论课程,体验科大自由讨论的教学氛围。
(李中清教授介绍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量化史学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傍晚时分,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代表举行了圆桌会谈。四位硕士、博士学长学姐有几位来自人民大学,他们向同学们介绍了来到香港之后衣食住行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香港科技大学就读的体会和心得。来自同样学校的同学们表现出自然的亲近感,席间笑声不断,气氛热烈。
(我院同学与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博士生交流)
除了安排的讲座和课程之外,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还为一行人安排了校园竞技娱乐活动“Campus Treasure Hunt(校园寻踪)”,7位同学分成3个小队进行PK,最终按照时间和答题正确率确定奖项。7日下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蔡欣怡教授为三个队伍颁奖并合影留念。
(同学们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蔡欣怡教授等老师合影)
近年来,历史学院本科教学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在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第二课堂”之余,举行各类除课程学分之外的论文比赛、征文评比等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选派具有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同学前往港澳台等地交换,体验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这类短期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开拓了眼界,增强了学术素养和人文素质。
根据学院规划,除了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短期交流访问外,还有11位同学将赴台湾进行交流访问,参访政治大学、台湾大学等学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