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下午,历史学院三层会议室座无虚席,美国德堡大学刘津渝博士应邀到访,做了一场题为“《伊索寓言》的中国历程”的学术讲座,吸引了来自于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在京高校的数十位老师和同学。该讲座是历史学院主办的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二十六讲。
刘津渝博士,1989到199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至200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和古典学系学习,主攻罗马史,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德堡大学(DePauw University)古典学系副教授,获终身教职(tenure)。所授课程主要为罗马史、古代城市研究、各级拉丁文和希腊文课程。2007-2008年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不久前得到美国梅隆(Mellon)人文基金的资助研究希腊罗马作品在中国的历程。目前为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访问学者。 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刘后滨教授主持,历史系王大庆副教授担任评议人。《伊索寓言》是最早被翻译到中国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今天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蒙学读物之一,该作品以其高度的趣味性和深刻的思想性而广为流传,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刘老师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伊索寓言》在希腊、罗马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产生、流传过程和版本情况,接着指出,《伊索寓言》在1608年由耶稣会士利玛窦首次介绍到中国,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多种中文译本问世,到今天为止,中文版本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数百种之多,这种情况在近代以来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是十分罕见的。更为重要的是,从早期传教士的最初译介到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言文翻译,再到20世纪中国学者从希腊原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不仅反映出中国人对这部古希腊寓言作品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凸显出了许多由于语言、词汇、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的差异而造成的种种“中国式”的演绎和误读,因此,《伊索寓言》的译介过程成为了一个研究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的绝好个案。接下来,刘老师分别以产生于1625年、1840年和1903年的三个《伊索寓言》的文言文翻译版本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翻译理论、话语权力和后殖民主义等多种角度,结合这些译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上述文本进行了全面、具体和细致的分析,她的讲述既生动、风趣,也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激发起了在场听众十分浓厚的兴趣,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最后,在结论部分,刘老师从“异”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占有与消费、“东”与“西”之间的共性、东西交流之复杂性、译介之为政治活动等几个方面对《伊索寓言》的中国化历程中所反映出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总结。 讲授部分结束后,王大庆副教授进行了简要的评议。他指出,该讲座内容丰富,视角独到,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对于外国历史研究中的翻译问题、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同”与“异”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接着,在自由讨论环节,郭双林教授、许海云教授、马克锋教授以及在场的多位同学纷纷发言,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刘津渝博士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 讲座结束后,刘后滨教授再次对刘津渝博士的到访和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代表主办方向她赠送了礼品,并合影留念。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