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交流 > 正文

赵丙祥 生根:明清以来的武艺技术及其文化想象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06-03 11:06 阅读量:


 

     2011年6月2日下午,史学前沿系列讲座迎来了第14讲,担任此次讲座的讲演人是来自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赵丙祥副教授,他为在座师生做了题为“生根:明清以来的武艺技术及其文化想象”的演讲。讲座由清史所副所长杨念群教授主持。

    讲座内容分五个部分展开,赵老师以“文人不文,武人不武”为第一部分标题,讲述了明末以后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现象,即文人开始习武,而武人则穿上了士大夫的长马褂,这种新现象的出现,尤其是武人穿上长马褂“濑扎衣”出现,标示出不同群体身份认同的模糊以及物质技术中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第二、三部分,赵老师以诸器之王中的枪为例,解说了枪在法式与技艺上变化,他发现从长枪向短枪,从战场枪术到游场枪术的转变中,人们对枪的认识以及枪术理论也发生了改变,人们用树的不同部分来比喻枪、认识枪,在枪术中,开始强调枪根的重要性。这种比喻的出现,在赵老师看来,是与当时宗教、思想观变动紧密相关。在第四部分“就木、树人与无根的忧虑”中,赵老师就细致分析了这种变动的过程,他认为张三丰在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史料分析可见,张三丰首先把内丹术与武术结合起来,其次是强化了人与树的关系,而树与枪的比喻,又使得人、树与枪三者关联起来,树根与树梢暗示人的生与死,也意味着枪根与枪头。在第五部分,赵老师以内家三拳为例,详细说明了关于人、树等思考的特定概念与语词渗入太极拳、八卦拳与形意拳拳谱之中,比如桩功、人身分节以及交手中的拔根等说法都是鲜明体现。最后,赵老师回应了人类学中关于社会与反社会的理论,认为明清时期中国武术发展新动向可能为已有的概念与认识框架提供反思。

    讲座结束后,赵老师与在座师生就武术发展与王朝更替、武人地位与身份认同、武术与近代民族主义、武术发展与宗教、武术与社会思想变动等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

(图/文:清风学社)